【必備】說課稿匯編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我今天說課的內容就是這個單元的第二小節“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第一課時。
2、教材地位。
這一課時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長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這些知識的獲取為第三小節的實踐活動提供知識和學習策略上的支持,同時也為以后學習圓的周長以及長、正方形面積奠定基礎。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是緊接著周長概念編排的,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直觀操作、展示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探究過程,還十分強調對周長公式的應用。
二、說教學要求。
1、教學目標。
(1)四基兩能目標:
①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會用公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②本節課重在培養孩子有條理的、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學生經歷把數字符號抽象成文字公式的過程,發展他們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③會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2)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形成熱愛數學的情感。
2、教學重難點。
①教學重點: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的過程,這是要求學生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不是老師直接拿給他們,只有經歷了這一過程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公式。
②教學難點:理解、應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公式是理論的東西,要讓學生不僅知道,還要會靈活運用,也就是要把知識學會、學活。
3、教具準備。
周長的推導強調直觀操作,所以我準備了教具,學生準備了學具。
(1)教具:多媒體課件。
(2)學具:每人一個釘子板,小棒。
三、說學生。
1、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學習了長、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們都有4條邊,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在上一節課學生又知道了長、正方形的周長就是4條邊的總和。這些都是本節課進行學習的知識基礎。
2、三年級的學生還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說教法。
1、 情景導入法。
2、 動手操作法。
3、 自主探究法。
4、 合作交流法。
五、說教學理念。
1、在認真分析教材、教師用書后,我把本節課的設計思路分為七個環節:
(1)導入新課。
(2)自主探索,推導公式。
(3)課堂練習。
(4)實踐操作。
(5)走進生活。
(6)延伸提高。
(7)課堂總結。
2、教學中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動手比、動手摸、動手擺,動筆算,交流討論,引導歸納,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注意思維品質的培養。我這節課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實”,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學,實實在在地練,真真切切地落實四基兩能。
六、說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直接利用情景導入新課,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2、自主探索:
①教學時,采用學生動手操作,這個操作過程就是與原有的知識進行連接。練習時,圍釘子板,求周長,直觀鞏固計算周長的方法?!幕?/p>
②在長、正方形公式的推導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多去探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類推能力?!獌赡?/p>
③在探究長、正方形周長的時候,用到了全班性的合作交流,呈現不同的周長算法,一步一步向周長公式靠近,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獌赡?/p>
通過3—6四個環節練習,反復鞏固。練習是貫穿于教學全過程的。新概念形成后,通過多次的反復練習和運用,能使學生正確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才能得到鞏固和加深理解。因此,教師根據概念教學各階段的不同要求,從不同角度、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采取多種形式反復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概念。
3、課堂練習:新知應用。
4、實踐操作:動手操作能力的體現。
5、走進生活:知識遷移。
6、延伸提高:知識升華。
7、課堂總結:知識回歸。
說課稿 篇2各位老師:
大家好,非常榮幸今天能跟各位老師做教學上的交流,因為我們一直接觸的是人教版的課本,對河大版的課本只是在評優課時接觸到一些,所以在這里,只是就《四季交響曲》一課,把我備課時的一些心得向大家作一匯報,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課程設計指導思想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對于語文素養課標解釋道:“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彼宰鳛檎Z文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綜合能力。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每一課就要制訂相應的學習目標?!墩n標》中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作為新課程的實驗教材,冀教版教材吸收了近年來語文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成果,在閱讀、寫作方面的安排體現了新的語文教育觀。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它致力于從三維目標上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拿到教材之后,發現其中的確有不少新的東西,完全按照以前的模式來上就很難體現實驗教材的價值?;谶@樣的認識,我認為這堂課的設計思想應該是從文本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充分的感受文本,調動積累,聯系生活,生成并交流對文本的獨到的感悟。此外,語文課堂上應該有朗朗讀書聲、熱烈的討論聲,有思考和積極發言的時間和機會。
二、內容分析
第四單元屬于散文單元,其中有兩篇著名的散文《春》與《濟南的冬天》,這兩篇文章更多的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對自然的喜愛和抒發人生的感悟,《四季交響曲》是第四單元的第四篇文章,本文選自作者的散文集《心靈的筆記》。這是一篇歌詠大自然的散文作品, ……此處隱藏11561個字……內心活動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今天的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她是我的朋友”這條主線,質疑、探究、感悟、朗讀。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2、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生讀題目;《她是我的朋友》
師: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1――4自然段,了解了故事發生的起因,現在,讓我們回到那個故事中。 (放錄像)
師:在戰爭中有個小姑娘怎么了你們還記得嗎?生說
(萬分緊急,輸血迫在眉睫,)
二、理解、朗讀課文的12-14自然段。
師過渡:面對這樣危急的情況,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為生命垂危的小姑娘獻血,他就是——(生答)
是什么原因讓阮恒愿意這么做呢?(指名答,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她是我的朋友,指名讀(評價,引導讀出深情,感受),齊讀。)
三、理解感悟5——7自然段
1、課文哪些地方告訴我們“她是我的朋友”呢?打開書本,我們先來讀讀5——7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學生讀劃,教師巡視)
2、反饋
(1)指名答,出示句子。
句一:課件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p>
(2)師:讀完這句話你感受到什么?
預設一:害怕
從哪個詞看出來的?你能讀出這種害怕嗎?(指名讀,適時評價我感覺不到你的害怕)
預設二:猶豫
是啊,(點紅“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保┰谶@里我們可以給他換個說法,那就是——(指名答,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
(3)出示課件,體會心理
你能把阮恒猶豫不決時的心理活動說具體吧?(出示課件)
師小結:雖然阮恒害怕、猶豫,但為了朋友他還是堅決地舉起了手,他是多么勇敢?。∽屛覀冊賮碜x一讀。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小結引讀:阮恒猶豫不決,但最后還是舉起了手,那是因為——讀她是我的朋友
過渡:教師引讀第8自然段。
為了朋友,阮恒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但是抽血過程中,阮恒卻——生讀: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四、學習9——10自然段
1、仔細讀9——10自然段,哪些句子告訴我們阮恒心里時刻想著“她是我的朋友”。
(學生讀找,教師巡視)
2、反饋一:
(1)指名答,出示三個句子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課件出示)
(2)自由讀,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名答)
(3)深入研究:是啊,為了朋友,阮恒忍受著痛苦,請你再輕輕讀這幾個句子,哪些詞讓你感受到了阮恒的痛苦,圈出來。
指名答,點紅。
你發現這幾個詞有什么共同點。(近義詞;哭)一起來讀詞。
能否換成哭?(不行)再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一次比一次厲害;你能比較出他們不同的意思?)
讀句子,誰能讀出阮恒一次比一次害怕?(適時點評)
3、反饋二:
(1)質疑。
(2)找文中句,角色體驗“為什么痛苦”。
4、體會勇敢。
過渡:可是當死亡的恐懼一步步逼近時,為了朋友,我們的小阮恒又是這么做的?再讀句子,找一找。
(1) 學生回答。(第一句,演示;第三句,看圖說會所阮恒當時的情況。)
(2) 理解為什么這么做?
(3) 教師引讀。
5、小結:是什么力量讓阮恒面對死亡還能如此勇敢呢?
五、深華情感
過渡:是啊,阮恒心中始終有著一份對朋友的深厚友情,他心里始終想著她是我的朋友。
當他啜泣著卻又迅速用用另一只手捂住臉時,他在想著——
當他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在想著——
當他低聲哭泣。緊閉眼睛,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竭力制止抽泣時,他又再一次告訴自己——。
他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
此時此刻,你想對阮恒說什么呢?寫下來。
教學反思: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既要抓住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更要讓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學會抓重點詞讀懂句子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從扶到放,直到學生獨立的方式展開教學。第一句“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弊寣W生找出之后,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再請學生然后再同桌交流,之后集體交流,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之后學生的感悟自然就深了,交流起來也就更充分、更全面了。通過這個句子的學習,一方面是要找出阮恒身上的一對“矛盾體”,梳理出教學的主線“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恒”,另一方面是要讓學生通過對這句話的學習,體會出“她是我的朋友”。
(二)層次化處理不同句子,體會阮恒越來越痛苦,越來越堅強
在處理“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睍r采取了引讀的方式,就點到為此了。而在教學“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和“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還有“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边@三個句子時。我先比較學習“啜泣、嗚咽和哭泣”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透過阮恒不同的“哭”體現出來的“越來越強的痛苦”。把這三個詞提煉出來,深入比較,討論是否可以調換位置,這樣讓學生明白了詞語運用的精確性,為今后恰當地運用這些詞語打下基礎。在對三個詞語反復地比較理解后,一個純潔、無私、對朋友有著真摯情誼的小男孩的形象躍然紙上,工具性和人文性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最后在教學時讓學生自己體驗阮恒的動作,通過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阮恒當時用了相大的勁在制止抽泣、制止害怕,也讓學生感受到阮恒的勇敢。最后在感悟中深華感情,感受阮恒是一個重友情重于自己生命的男孩。在充分朗讀、充分交流之后,學生自然有了深刻的體會,繼而結合體會再來讀,從而將阮恒為了朋友不惜犧牲自已生命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塑造和提高起來。
三、引導看圖,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文章插圖是為課文服務的,引導學生看圖也是雙基訓練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是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文的插圖畫的是第十自然段的內容,所以在學生理解這一段內容前,首先讓學生看圖,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不但學會了觀察圖畫的方法,還對人物的表情、動作有了更直觀的感受,阮恒的心理活動和美好品質更形象地烙印在孩子們的心上,工具性和人文性達到有效地統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