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課稿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認圖形》。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三種常見的平面圖形。教材在編排上體現了以下特點:
1.緊密聯系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直觀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都能看到物體的面。學生在上冊中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教材以這些為起點,安排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等形體的積木來看一看、畫一畫,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體、正方體和圓的表象。根據這些相同的畫面畫出圖形,給出名稱,引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這就蘊含了面與體的關系,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三種平面圖形。這樣安排,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
2.把圖形的變換、圖形間的聯系放在重要位置。教材只要求學生直觀認識幾種最常見的平面圖形,沒有深入研究這些圖形的特征。但教材安排了豐富的操作活動,有利于學生培養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教材設計了一些開放性問題。如安排了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圍出的圖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位置。還有用一塊長方體積木可以畫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等。這些問題能激起學生獨立探索的熱情和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PGN0176.TXT/PGN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圖形的面畫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在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加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設想
“自主探索、發展學習、不斷創新”課題實驗研究,旨在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創造條件,是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路搭橋,是讓學生真正在探索中發展。因此,我在設計這一課時,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廣闊的活動空間、探索空間,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探索的全過程。具體設計了以下幾個探索活動:
活動1:給一堆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積木進行分類,然后說說是怎樣分的。
活動2:找出長方體,觀察其中的一個面,借助自己的思維去發現一些特征,根據特征給出長方形名稱。(正方形和圓同上。)
活動3:從體上抽象出面,認識這些面后,讓學生用體在紙上畫出面,并再次感受體和面的關系,感受三種圖形的特點。
活動4: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加強幾何圖形與生活的聯系。
活動5:小組合作在釘子板上圍圖形,獨立在方格紙上畫圖形,滲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學生感受出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在教學中,凡是學生自己能發現的,都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難,就創造條件讓他們合作探索。教師尊重學生自我發現,尊重學生創新思維和方法。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人,激發興趣。
1.學生自由說說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哪些積木。
2.小組合作給積木分類并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分的。
【玩積木是學生喜歡的活動,一開始學生的興趣就被積木所吸引,讓學生操作給積木分類,不但可以滿足他們的欲望,更可以為后面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體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新課程理念?!?/p>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認一認。
(1)認識長方形。
①學生各自拿一個長方體,認準其中的一個面進行觀察,再觀察周圍同學認準的面,探索這些面的特點。
②學生自由匯報,互相評價。(學生發現這些面都是長長的。)
③從學生的匯報中抽象出長方形并給出名稱。
(2)正方形和圓的認識同上。
2.畫一畫。
(1)微機出示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畫圖形的圖片,學生說一說圖片上的同學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畫的?
(2)學生動手操作畫圖形,配上活潑輕快的音樂。
(3)匯報交流:學生在投影儀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說看法。
3.找一找。
(1)微機顯示“丁丁的房間”的圖片。
(2)學生在畫面上找一找、說一說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的。
(3)和好朋友一起走下座位在教室里找一找、說一說,然后匯報評價。
【學生在把積木分類的基礎上,通過同一類積木的某一面凸現出這些面有相同的形狀,找出這些面的特點,然后引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這樣,不僅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這些面的特點,同時也展示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思維。學生在操作活動“畫一畫”和“找一找”的過程中,人人都參與,親身經歷/PGN0178.TXT/PGN從體上抽象出面,再把這些面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過程,加強幾何圖形與生活的聯系。體現了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p>
三、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1.圍一圍。
(1)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反饋交流:說說你們是怎樣圍的。
(2)試著在釘子板上圍一個圓。
反饋交流并得出釘子板上圍不出圓的結論。
2.畫一畫。
(1)學生動手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2)小組長組織組員在小組內對本組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
(3)由各組組長把自己組的情況在大組上交流。
【釘子板和方格紙本身有相同之處,它們的表面上都有許多正方形小格組成。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圖形、再在方格紙上畫圖形,經歷著一個由難到更難的過程。在釘子板上圍圖形為在方格紙上畫圖形打下基礎。教師在圍圖形過程中進行重點指導,在畫圖形中就可以大膽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
四、評價體驗,認識自我與他人。
1.評價本節課自己及其他同學的表現。
2.學了這一課后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可以評價自己對一節課的學習表現和收獲,也可以評價他人的學習表現,生生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成功,促進發展。】
五、課外延伸,繼續探索。
1.微機顯示一學生用長方體畫長方形的圖片。
2.師:用這樣 ……此處隱藏12823個字……,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國王用“種花”的方法來選繼承人,但花籽卻是煮過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誠實的品質贏得了王位,教育學生從小就要努力做一個誠實的人。課文以小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在國王用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的情節中,讓學生明白誠實的品質最可貴。故事中所留空白點較多,有利于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雖然是一個重在說理的老故事,但懸念迭生,引人入勝,學生比較喜歡,能較好地引領學生的價值觀。
二、說教法、學法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引起感情共鳴。
2、以讀為本,自讀自悟,采用自由讀、個別讀、同桌讀、分角色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將學生帶入所表達的情境中,從中了解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個誠實的孩子。
3、自主識字,感受樂趣,再學習本課的生字生詞,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盆、位”等12個生字。會寫“分、要”等6個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四、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國王選擇繼承人的標準是誠實
2、懂得誠實是一種美德,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五、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本課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引入部分
1、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首先吸引的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到誠實是很重要的,然后揭示本課的課題,學生讀題。學生在看到課題后會提出一些問題,帶著這些問題來讀這篇課文。
2、教師手舉花朵讀詞語(捧著、花盆、鮮花、最美、繼承),學生讀后,教師把“最美、繼承”兩朵花貼在黑板空花盆上。讓學生用這兩個詞圍繞課文說一句話。
設計目的:復習要掌握的詞語,讓學生用“最美、繼承”連詞成句,整體感知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第二環節:深入感悟部分
設計理念:用國王的特殊考題“誰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國王的繼承人?!币鱿旅嫒伪容^。
重點設計了三次比較:
1、面對種不出花的相同結果,雄日的選擇和其他孩子的選擇相比較。比較出雄日選擇誠實的可貴。
2、孩子們手捧鮮花的高興和國王看見鮮花的不高興進行比較。比較出他們對最美麗的花不同的理解。
3、國王先不高興與后來看見手捧空花盆的雄日而高興進行對比。突出出國王選擇繼承人的標準是“誠實”。
國王出的特殊考題
1、問:“誰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國王的繼承人?!边@是誰宣布的?讓學生說說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是什么花?重點突出“最美”。
2、設計目的: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是為了比較孩子們和國王對"最美的花"不同的理解,為下文作出鋪墊。
3、思考:為什么國王會出這樣一道“特殊考題”?
設計目的:讓學生心中產生疑問(種花很簡單為什么會出這樣的考題),激發他們積極學習的興趣。
第一次比較
1、讓學生找出雄日十分用心種花的句子“有個叫雄日的男孩兒,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種?!弊寣W生用“十分”“用心”換詞理解和說句子。抓住“十分”“用心”指導朗讀。
2、再找出能體現“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種”的句子:“十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可是花盆里的種子連芽都沒有冒出來。雄日又給種子施了些肥,澆了點兒水。他天天看哪,看哪,種子還是不發芽?!毕扔^察課文插圖,再采取試讀、范讀、抽讀等形式來體會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種和長久等待種子發芽時的傷心、難過。
3、在此處設計了一個補白“問:想一想其他的孩子拿到種子后會怎樣種花?結果怎樣?心里怎么想的?”
4、思考:如果你是那個國家的孩子你會怎么做?面對相同的結果,雄日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的選擇。
設計目的:換詞說句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詞語以及體會雄日種花的專心,與他后文沒有種出花的結果產生巨大的反差。
通過抓住“十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種子連芽都沒有冒出來”“天天”“看哪”重點詞句多種形式的朗讀,表現雄日十分用心的種花,結果卻“連芽都沒有冒出來”,努力的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強烈地突出雄日選擇“誠實”是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去抵制自己面對王位繼承人的誘惑!
第三個問題的提出是讓學生明白其他孩子也會像雄日一樣“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種,同樣沒有種出花來,而面對相同的結果卻選擇的是欺騙的手段,反襯出雄日選擇“誠實”是多么難能可貴!
第二次比較
1、問:國王規定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們怎么做的?讓學生找出句子。(出示句子)“許許多多的孩子捧著一盆盆盛開的鮮花擁上街頭?!敝笇Ю首x,突出花之多,花之美。
2、問:國王從孩子們面前走過,臉上是什么表情?(出示句子)“國王從孩子們的面前走過,看著一盆盆鮮花,臉上沒有一絲高興的表情?!敝笇Ю首x出國王的不高興。
3、追問:國王看見孩子們手捧鮮花為什么臉上沒有一絲高興的表情?學生回答后出示句子:“我發給你們的花種都是煮熟了的。這樣的種子,能長出美麗的鮮花嗎?”重點指導朗讀這一句。
設計目的:在課件中我把這兩個句子放在同一張幻燈片中,指導朗讀出花之多、花之美和國王的不高興。通過探究國王不高興的原因,讓學生明白:國王發給孩子們煮熟的花種的真實用意,是看誰具有“誠實”的優秀品質!
第三次比較
問:國王看到孩子們手捧鮮花不高興,看見雄日手捧空花盆反而高興起來,還說“你就是我要找的繼承人!”這是為什么?
設計目的:我在課件中把寫國王表情的這兩個句子放在同一張幻燈片中,通過朗讀比較使學生體會到國王選雄日當繼承人的主要原因——誠實!
第三環節:總結(深入挖掘)部分
1、雄日沒有種出花來,為什么他還要來?
2、雄日的花盆真的是空的嗎?他真的什么也沒有種出來?
3、國王所說的最美的花是什么樣的花?
設計目的: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進一步使理解到:雄日手捧空花盆還要來,說明雄日不光具有誠實的品質,還具有敢于面對失敗的勇氣。作為一個國王,既要有誠實的品質,也要有面對困難、失敗的勇氣,才能統領國家。這也是國王選擇雄日作為繼承人的原因。
雄日的花盆不是空的,他種出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花---“誠實”的心靈之花,這就是國王心目中最美的花,所以雄日才能繼承王位?。ò鍟?/p>
第四環節:拓展部分
朗誦拍手兒歌《誠信兒歌》
附:小朋友,要誠實,
不撒謊,要牢記。
考試時,不作弊,
做作業,靠自己。
說的話,記心里,
守誠信,從小起。
設計目的:通過對兒歌的朗誦,讓學生加深感悟,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自覺做到“誠實守信,從小做起!”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