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音樂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說課稿 篇1一、說說教學思路設計:
《故鄉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九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兩段體的優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宮調式,曲調流暢而又抒情。歌曲表達了人們回憶美好童年的內心激動的心情。歌曲的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此段音區低而深沉,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平穩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帶著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在第二樂句中還出現了一個臨時變化音。音調上使人感到對小路是多么親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樂句中一個八度跳進,使人仿佛追憶到兒時歡樂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使情緒漸漸地得以抒發,在音區上升高,由衷地抒發了熱愛家鄉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鳴中結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往事歷歷在目,仿佛“童年多美好”的話語還要向你傾訴。在教學本課時,我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盡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我的教法中體現:
(1) 審美體驗價值
(2) 音樂中加強群體意識
(3) 變難為易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分組合作、質疑探究來突破難點解決問題。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本課與前課是同一主題的內容。因為“故鄉”是“家”的擴大,是大的家。讓我們從音樂作品中領悟愛家,愛故鄉的做人基本素質。因此我的教學目標是:
1、能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愛。
2、通過創編動作,了解變拍子與變音記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3、唱好二聲部合唱,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三、說關鍵處的處理: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我認為本課是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重點是用柔美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變拍子節奏,表現出歌曲優美、抒情的思鄉情。在這個環節,我采取教師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學生想象美麗景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演唱;另外利用游戲的形式,將3/4與4/4變拍子節奏這一難點解決并消化,讓它變成一個輕松的可以一筆帶過的東西。
四、說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聽三拍子和四拍子音樂進教室(《蘋果豐收》、《我怎樣長大》)
邊做律動邊進教室,通過聆聽感受三拍四拍子樂曲的節奏特點,并運用形體的動作增強學生對兩種拍子的韻律印象。學生說出兩種拍子的不同,你是用什么方式區分的?
2、導課:
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聽的這兩首歌曲是本學期剛學過的,你們誰還記得它是哪個國家的作品?
那么,你們還記得這兩首作品的拍號嗎?
利用孩子們對競爭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并加以及時的表揚、鼓勵。
3、節奏游戲,興趣引路:
在教唱《故鄉的小路》一課時,在一開始先用游戲抓住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將這節課的重點提出來用玩游戲的方式來消化它。例如:聽歌曲《故鄉的小路》的伴奏音樂,教師帶領大家做變拍子的拍手游戲,讓學生通過拍手這一簡單的動作,領會變拍子歌曲的特點。首先,教師規定一套表現三拍子和四拍子強弱規律的動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四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點手心。老師舉起拍號卡,(3/4拍和4/4拍的)帶領學生一邊做動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讓學生開動腦筋,各自編創一套獨具風格的動作,并與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老師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重新收攏,集體進行變拍子的音樂游戲:
根據老師彈奏的音樂節拍特點,做出不同的規定動作。
而所有的這些只是為了《故鄉的小路》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變拍子節奏的把握做鋪墊。通過以上的練習,解決了曲譜教學中的難點,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這種教學中創造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調動學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并且讓學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樂的源泉。
4、測試聽力,區別變音記號:
剛才大家的練習做的非常好,老師現在想測試一下你們的聽力。請聽老師彈奏的這兩個樂句,有什么不同?
彈奏歌曲第二樂句,并將變化音改動一次,讓學生聽辨其中的不同。加以練唱,解決關鍵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學唱:
通過老師范唱和教唱,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并利用節奏拍手傳遞游戲的形式,一邊拍手一邊讀歌詞。另外,采取讓他們分組接唱、分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從易到難逐步將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使學習效果更具有實效。
演唱的過程中注意情感的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最后按處理將歌曲完整的帶有情感的演唱。
6、歌聲中結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課堂帶來了活力,注入了生機,彌補了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以直觀的美感享受。
五、說課件設計:
第一頁:優美的圖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樂,聽音樂做動作,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欲。
第二頁:三拍子、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圖示。做游戲時的節奏圖譜
第三頁: 變化音符的演奏樂譜。
第四頁:歌曲《故鄉的小路》的歌詞,配合讀詞做游戲
第五頁: 歌曲《故鄉的小路》的圖譜
第六頁:優美圖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鄉的小路》的范唱音樂以及伴奏音樂,進行接唱、領唱、齊唱的練習。
這就是我對本課的粗淺認識,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音樂說課稿 篇2指導思想: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 ……此處隱藏15536個字……,要求學生能模仿節奏,發揮想象,用人聲、道具等模擬小河流,通過探究模擬法簡單改編歌曲體會、表現小水滴在小河里旅行的過程。運用唱唱、跳跳、演演等綜合音樂形式,為學生創造了生動愉快的學習環境
4、第三個教學環節設計為:小水滴旅行進入大海的形象。
導語:小水滴旅行到了大海,大海真美麗,你能模擬大海的聲音嗎?
教法:教師讓學生自選打擊樂或身邊的物品模擬大海音效。創設情境:告訴學生大海唱起了歌。然后學唱歌曲<海>完成拍拍
1)XXX|XXXX|XXXX|X—O|
2)感受三拍子,并拍一拍。
3)由念兒歌引出歌曲中唱到的太陽、月亮、浪花,再通過邊聽歌曲邊模仿它們的動作來熟悉歌曲。然后跟大海媽媽一起唱唱。
達到的目標:能模拍簡單節奏,用模擬探究法利用道具模擬大海形象,初步熟悉歌曲<海>。在聆聽、演唱、表演等綜合音樂形式中充分體驗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5、第四個教學環節設計為:海底音樂會。
導語:海底有很多動物在開音樂會呢!――播課件,學生跟著音樂自由活動。
(作用:調節課堂氣氛,引起學生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教法:在跟音樂活動后,布置:排練節目,表演給海底的小動物看。喜歡小水滴變成雨滴落下來的就演雨滴片段;喜歡小水滴在河里游的就演小河片段;喜歡小水滴在大海里玩的的就演大海片段。教師在這個環節中提供道具,并到排練小組中稍作指導。最后分組展示。
達到到的目標:在這一教學環節環節中,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人文主題。發揮想象,用動作、人聲、音樂道具、等表現小水滴旅行各階段的音效,嘗試小組合作。引導學生用音樂形象表現小水滴旅行的過程。
七、教學特色(總結以上過程和策略,我認為我的教學特色是)
1、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科特點,學生的參與程度應該較高。
2、重視音樂實踐,培養學生創造合作互動能力,尊重獨特體驗注意情境設計。
3、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體驗、模仿能力、表現能力、探究音樂的態度與創編能力。
4、課堂安排連貫性強,教師在課堂中需要有較強的調控能力,能對學生的各個編創環節做合理的引導、小結。
八、教學啟示:
總之,本方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淡化學科邊緣,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依托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全面影響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探究精神。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當然,措施付諸實施,還需要老師的愛心和慧心,教學研究永無止境,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還請各位領導和同行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音樂說課稿 篇10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音版第九冊第八課,題目是《秦之聲》。 我準備從設計理念、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采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 、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設計理念應該是: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表現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通過聆聽和感受民族音樂或戲曲文化,并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想象和創造力。
二 、 學情分析: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心里和年齡特點,要通過一節課,就讓學生熟練掌握戲曲唱段,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再加之現在的孩子平時對戲曲很少接觸,這就為本節課的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 、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首地方選學教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希望可以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孩子們能初步感受秦腔的藝術特點。
四、 根據本課的教材和學情我制訂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通過對秦腔部分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對本土戲曲的喜愛;
2、采用聆聽感受法、反復練習法等學唱戲曲片段;
3、學唱《祖籍陜西韓城縣》
五、 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重點應是:學唱秦腔《祖籍陜西韓城縣》難點是:準確的演唱旋律,填唱戲詞
六 、 為克服重難點我采取的教法和學法有:反復聆聽法、講解法、分組練習法、教唱法。
七 、 本課的教具是多媒體。
下面是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1.音樂導入激發興趣2.利用教法克服難點3.準確完整的演唱戲曲4.拓展延伸5小結。共五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第一環節:音樂導入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戲曲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采取了用多媒體來播放板胡演奏的經典曲牌,并設置恩問題:你知道這段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然后揭示板胡,簡介板胡的音色及在秦腔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通過對板胡曲牌的體驗使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獲得喜悅,對音樂產生興趣,因而學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課堂。
第二環節:利用教法克服重點和難點。
本環節也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
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并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系。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通過板胡引出了秦腔。我通過對秦腔角色的分類讓學生初步的了解了秦腔角色的分類,并通過不同角色的圖片,讓學生有直觀的了解。然后主要針對本節課要教授的生角的具體分類:娃娃生、小生、須生、老生。學生了解了這些后,我出示了一段《祖籍陜西韓城縣》的視頻,并請學生注意觀察劇中人物屬于秦腔的那個行當?學生由于有了前邊的學習經驗,就很容易說出該人物所屬的行當為小生。然后請學生們翻書看《祖籍陜西韓城縣》的戲詞,請學生們自由發問。學生提了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我就給學生講解《三滴血》的戲曲梗概。了解了故事內容,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第三環節:準確完整的演唱戲曲
我再次進行范唱,并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譜子有何特點?同學們看出它的每句都是弱起。然后引出了秦腔的板和眼。第一拍為板,第二拍為眼。起落特點是:起于眼(弱拍),落于板(強拍) 。我們把它稱之為二六板。從表現情緒上,二六板均有歡音、苦音之分。然后就是戲曲的分句學唱。我采用了傳統的教唱法與分組練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基本能跟著伴奏演唱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表演。并分組表演、評價。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
我們陜西的地方戲很多,好聽的也很多。我通過提問:你還知道陜西的哪些地方戲曲?有的學生說到了眉戶、阿宮腔等。此時我還給學生補充了好幾個劇種,并輕聲哼唱了幾句。這樣更直觀形象,使學生加深對戲曲的認識。
第五環節:小結
本課的我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隨時引導學生,以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我評價他們參與戲曲的演唱,并積極自信的參與音樂表現。課堂小結時我還安排了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感想如:你覺得秦腔是否像你以前認為的那么難?此時的學生對戲曲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樣激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秦腔的興趣。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