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小班教案

          時間:2025-08-14 21:20:42
          有關小班教案三篇

          有關小班教案三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不洗手的危害

          2.學念洗手兒歌,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3.積極參與活動,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 洗手兒歌

          經驗準備:幼兒自己有洗手的經歷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

          請幼兒幫助臟臟的毛巾,毛巾為什么哭泣?(自由猜測)手不干凈的危害?怎樣讓毛巾不哭?怎樣把小手洗干凈?

          2.教師示范

          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示范

          3.討論問題

          什么時候需要洗手呢(飯前 飯后 便后 打噴嚏后 玩玩具后等)

          怎樣知道小手洗干凈了沒?(聞一聞 摸一摸 看一看)

          四、活動延伸

          洗手舞蹈

          附:卷起袖 淋濕手 抹肥皂 手心搓搓 手背搓搓 手背搓搓 指縫搓搓 清水下面洗一洗 毛巾拿來擦小手 聞聞看 嗯 好香啊

          小班教案 篇2

          藝術活動:《小鴨小雞》(歌唱)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能用自然的聲音、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學習邊唱邊玩指偶游戲,體驗游戲與表演的樂趣。

          3、嘗試用圓舞板、碰鈴隨樂一拍一下有節奏的演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鴨、小雞以及幾種常見的小動物的貼絨、圓舞板和碰鈴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雞小鴨的貼絨,以故事的方式引出主題。

          引導語:一天,小鴨和小雞見面了,它們親切的招呼起來。小鴨是怎么叫的?小雞是怎么叫的?

          引導幼兒模仿小鴨、小雞的叫聲。

          2、教師邊演示小鴨小雞的貼絨邊范唱歌曲。

          提問:小鴨(小雞)是怎么唱歌的?

          3、玩手指游戲,學唱歌曲。

          (1)玩法:左右手指各表示小鴨與小雞,按歌詞內容做相應動作。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按節奏邊玩手指游戲。

          (3)教師伴奏,幼兒嘗試獨立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演唱的情況進行提示,如跟隨音樂有節奏的演唱、唱足二拍子的.長音等。

          4、選擇樂器,為歌曲伴奏。

          (1)教師示范演奏圓舞板、碰鈴,幼兒認真傾聽,嘗試為小鴨、小雞選擇合適的樂器:你們認真聽聽,那種樂器適合為小鴨(小雞)伴奏?

          (2)幼兒學習看指揮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在小雞小鴨對唱的部分,教師可以通過指揮,引導幼兒學會簡單的輪奏。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牙齒特征,初步了解牙齒作用。

          2、知道門牙和磨牙的的使用方法。

          3、能養成餐后漱口的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認識牙齒、牙刷,有刷牙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茶杯、鏡子(每個小朋友各一);牙齒模型一個、奧利奧餅干;ppt《愛護我們的牙齒》。

          活動過程:

          1、出示牙齒模型,認識牙齒特征。認識上牙、下牙、門牙、磨牙,知道門牙、磨牙的不同用處。

          "請小朋友看看小鏡子,你的牙齒長在哪里?""牙齒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吃東西的時候你門牙會怎么做?磨牙又做什么呢?"

          小結:門牙主要是切斷食物的,磨牙主要是磨碎食物的。因此,我們在吃東西時,要用門牙咬斷食物,再用磨牙磨碎食物,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被人體吸收,我們才能長高、長大。

          2、知道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牙齒的本領這么大,我們要怎么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為什么我們要養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習慣呢?"

          3、了解蛀牙產生的原因。

          "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小餅干,請小朋友一邊吃一邊用小鏡子觀察一下自己的牙齒。""我們怎么樣才能把食物弄掉呢?"

          4、學習正確漱口、刷牙的方法,并進行練習。

          四、延伸活動:

          1、練習使用磨牙咀嚼。

          2、餐后漱口。

          3、叮囑幼兒早晚刷牙。

          4、和家庭合作,共同幫助孩子養成餐后漱口的習慣以及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活動反思:

          本活動在小二班進行。小二班的幼兒是今年新入園的孩子,在家嬌生慣養,吃飯全靠大人追著喂,吃飯也特別慢,了解到相關情況后,我每天都去觀察孩子們吃飯的情況,發現他們在咀嚼食物方面存在問題,通過認識門牙和磨牙,幼兒知道了門牙的主要作用是切斷食物,磨牙的主要作用是磨碎食物,并知道了飯后要漱口的衛生要求,在后續的觀察中,看到孩子們都在用磨牙咀嚼食物以及飯后漱口的習慣以及養成,感到非常欣慰,這也是作為保健醫生能為教師和幼兒出的一點微薄之力。

          《有關小班教案三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