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社會教案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會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的:
懂得不隨便摘花,愛護公共場所的物品。
活動準備: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社會·小鳥哭了》,親自手冊《領域活動·花兒好看我不摘》
活動過程:
1、故事引題
講述故事:公園里有很多美麗的花。一天小紅在公園里看到這些美麗的花,心想:"這么多美麗的花兒,如果摘一朵回家,插在花瓶里,那該多好??!"小紅摘走了一朵花。小明也愛公園里的花,讓想:"這么多花,我只摘一朵,公園還是很美麗的。"后來很多小朋友都來各摘了一朵,公園里的花全都被摘光了。
引導幼兒討論:公園里的花可以摘嗎?公園里的花摘光了,會是什么樣子?
2、出示掛圖《小鳥哭了》
討論:小鳥為什么哭了?
小結:公園里。馬路邊的花都是工人叔叔阿姨栽種的,是給大家欣賞的,如果每個人都去摘,就會把花摘光,環境就沒美麗了,花兒如果被摘下,很快就會枯萎,也就不美麗了。大家要愛護花兒,不能隨便摘公共場所的花。
3、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引導幼兒學念《花兒好看我不摘》
請個別幼兒用動作表演兒歌。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畫面的主要內容,了解一些常見動物找涼快的方式。
2、愿意參加講述活動,體驗講述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初步體驗夏天的季節特征
材料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理解畫面內容:
1、圖一:·誰來了?天氣真熱呀,小雞想什么辦法讓自己涼快起來?
·追問:看看小雞來到了什么地方?(理解詞——樹蔭)
2、圖二:·誰來了?夏天到了,小狗感覺真熱呀,你們知道小狗是用什么辦法讓自己涼快的?
·看看,小狗是怎么做的?
3、圖三:·誰來了?陽光灑在水牛身上,水牛好熱呀,猜一猜水牛是怎么找涼快的?
·看看我們說的對不對?水牛在干什么?
4、圖四:·誰來了?蝸牛好熱呀,想一想它會怎樣找涼快的?
·看看蝸牛是怎樣找涼快的?
二、說說夏天快樂的事:
1、剛才我們看圖片知道許多小動物找涼快的不同方法,那么我們小朋友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覺?
2、出門的時候太陽照在身上真熱呀,你們會怎么做?(戴上太陽眼鏡、戴上太陽帽,擦好防曬霜)
3、你看到夏天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灑水車灑水,池塘里的荷花開了,還可以在大海里游泳、玩水)
三、完整傾聽故事:
1、你聽到夏天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2、為什么說夏天的夜晚真熱鬧?有什么聲音?
四、結束活動。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媽媽快放手》,根據兒歌做飛、跳、游、跑等動作。
2.懂得現在長大了,應該自己走,不讓父母抱。
活動重點:
懂得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難點:
學念兒歌《媽媽快放手》
活動準備:
1.燕子、小兔、小狗、小魚的圖片及燕子飛、小兔跳、小狗跑、小魚游的flash動畫。
2.《媽媽快放手》和《我上幼兒園》音樂
3.生活中家長告訴幼兒,應該自己走,不讓父母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燕子、兔子、小狗、小魚的圖片,引導幼兒邊說邊做動作,學習動詞:學習動詞飛、游、跑、跳。
二、出示媽媽抱孩子和牽孩子手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
問題
1.這個小朋友是怎樣上幼兒園的?看看小朋友對媽媽說了什么?他又是是怎樣做的呢?
2.你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呢?媽媽抱你應該說什么?
三、出示動畫,學念兒歌。
(一)初步學念兒歌,模仿動作
問題
1.小鳥自己做了什么?(飛)請你來學學小鳥是怎樣飛的呢?(請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動作)
2.小兔自己做什么?(跳)小兔怎樣跳的?(請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動作)
3.小狗自己做什么?(跑)小狗怎樣跑的?(請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動作)
4.小魚自己做什么?(游)小魚怎樣游的?(請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動作)
(二)教師念兒歌,幼兒完整欣賞
(三)幼兒跟隨音樂,鞏固復習兒歌內容。
四、說說小朋友自己會做的事,并進行游戲“你做我猜”。
問題
1.你們會做什么事?
2.你來做一做你會做的事,讓其他小朋友猜一猜!
實錄:
一、欣賞兒歌《媽媽快放手》
教師:今天早晨你是怎么樣來到幼兒園的?
幼兒:走著來的!
教師:你是怎么來的?
幼兒:開車來的!
教師:是誰開車來的?
幼兒:是爸爸
教師: 你和爸爸是怎么樣進到幼兒園的呢?
幼兒:我和爸爸領手進來的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樣進來的?(點擊視頻,聽“媽媽快放手”的兒歌)
教師:(看完后)剛才那個小朋友是怎么樣來到幼兒園的?
<<<1234>>>
幼兒:抱著來的
教師:后來他跟媽媽說了什么?
幼兒:媽媽,媽媽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教師:我們看看圖片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幼兒:小鳥
教師:小鳥自己干了什么?
幼兒:飛
教師:寶寶你來完整的說一下
幼兒:小鳥自己飛(一邊做動作,一邊念的兒歌)
教師:還有哪那只小動物?
幼兒:小貓
教師:他是怎么來的?
幼兒:跑
教師:小貓。。..
幼兒:自己跑(邊做動作,邊念的兒歌)
教師:還有那個我們沒看到的`小動物?
幼兒:小兔、小魚
教師:我們一個一個說,先說小兔,小兔是怎么來的?
幼兒:跳著來的
教師:小兔自己跳!剛才哪個小朋友說的小魚?
幼兒:“我”
教師:小魚怎么樣來的?
幼兒:小魚自己游來的!小魚自己游
教師:現在,我來給小朋友完整的朗誦一下這個兒歌,請小朋友欣賞。這個兒歌的名字叫“媽媽快放手”媽媽,媽媽快放手,我要自己走。小鳥自己飛,小兔自己跳,小魚自己游,小貓自己跑。媽媽,媽媽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二、情境游戲,學說兒歌
教師:好,現在我們來分角色表演兒歌,你們來扮演小動物。你是哪個小動物就說你的那句兒歌。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現在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小動物帶到頭上吧。
幼兒:我喜歡小鳥/我喜歡小魚。。....哪個是小兔子的家呀?
教師:小兔子家在這,你需要幫忙嗎?
幼兒:嗯
教師:我來幫你帶上,好了小動物都到我這里來,我來扮演媽媽和小貓,小鳥在哪里?
幼兒:這兒
教師:小兔呢?
幼兒:我。。我。。.
教師:這么多的小兔子,小魚在哪呢?
幼兒:我在這
教師:小貓呢?
幼兒:這
教師:咱倆都是小貓,擊掌,耶!我也來扮演媽媽何小貓,開始啦!媽媽,媽媽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幼兒:小鳥自己飛(演小鳥的幼兒)
教師:小鳥的聲音真好聽,小兔。。..
幼兒:小兔自己跳(演小兔的幼兒)
教師:小兔跳的真高,小魚。。..
幼兒:小魚自己游(演小魚的幼兒)
教師:小貓。。..
幼兒:小貓自己跑(扮演小貓的教師和幼兒一起跑)
教師:現在,我們來給客人們表演一下,你們站到一個小椅子的前面,面向客人站好?!皨寢尶旆攀帧?/p>
幼兒:媽媽,媽媽快放手,我要自己走。小鳥自己飛,小兔自己跳,小魚自己游,小貓自己跑。媽媽,媽媽快放手,我要自己走。謝謝大家
教師:請小朋友把小動物送回到他自己的家里!看,那個小朋友送完了,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小動物都回家了,我們跟小動物說再見。
三、游戲你做我猜
教師:剛才的小動物都有自己會做的事,那小朋友你自己會做什么事情呢?
幼兒:我自己會洗腳
教師:你可真厲害,這么小就會自己洗腳。寶寶你自己會做什么呢?
幼兒:我會自己穿衣服
教師:好,迪亞小朋友你來說說
幼兒:我會自己洗臉
教師:小朋友你們會做的事可真多!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你做我猜”,你來做一個會做事情的動作,讓其他小朋友來猜一猜。老師先來做一個,讓小朋友來猜一猜。我做的這是什么動作?
幼兒:脫褲子
教師:哈哈,我會自己脫褲子?,F在請一個小朋友來做動作,請其他小朋友來猜一猜。
幼兒:表演刷牙的動作
教師:他在做什么?
幼兒:刷牙
教師:他們說的對嗎?
幼兒:對
教師:你自己會怎么樣?
幼兒:我自己會刷牙
教師:好,請其他小朋友來做一個動作
幼兒:表演刷牙的動作
教師:你做一個和那個小朋友不一樣的動作
幼兒:表演洗臉的動作
教師:他做的這是什么動作
幼兒:洗臉
教師:小朋友說的對嗎?
幼兒:對
教師:你自己會做什么
幼兒:我自己會洗臉
教師:誰還想來?
幼兒:我
教師:美夕小朋友你來
幼兒:表演脫褲子的動作
教師:他這是做的什么動作
幼兒:脫褲子
教師:美夕小朋友他們說的對嗎?
幼兒:對
教師:請你回去做好吧!還想不想玩了?
幼兒:想
教師:我們回到班級里玩,考考其他的小朋友。走了,跟客人說什么?
幼兒:客人再見
活動反思:
《媽媽快放手》選自黑龍江省省編教材小班社會領域和語言領域的綜合活動?!?-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社會領域教育建議中指出:“幼兒自己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做,即使做的不夠好,也應鼓勵和支持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在語言領域中指出“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語言領域的子領域中也提出:“愿意講話并能清楚的表達”因此我制定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目標一、學念兒歌《媽媽快放手》,根據兒歌做飛、跳、游、跑等動作。二、能講述自己會做的事情,并用簡單的動作表現。
1.在活動中,出現了一種情況,當我問到“你們是怎么上幼兒園的?是自己走的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抱的?”這一問題時,除極個別幾個幼兒沉默外,其他幼兒都異口同聲地說是自己走著來幼兒園的。顯然,幼兒們都懂得道理的,只是幼兒在行為和道理之間游移。這是為什么呢!幼兒來園時間已經不短了,園內的教育在自理能力方面早有滲透,其道理自然不言而喻了。這說明本活動時間安排定位不準。如果在我們幼兒剛剛入園的九月進行此活動,每天幼兒都能看到周圍的伙伴有這樣不能做,那樣不會做,被父母抱著來去,被爺爺奶奶喂飯、穿衣,再加上老師可以在班級拍一些本班孩子這方面行為的照片,他們會更加真實感覺到自己是沒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到小動物都自己做了,會特別地想“媽媽快放手,我要自己走”,會從內心喊出這句話。
2.討論環節,我讓幼兒說說還可以自己做哪些事情時,沉默的幼兒則變得更多了。幼兒參與不夠積極,自己提出問題可能不適合幼兒的理解?,F在想想,先舉個例子再來問這個問題,就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許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講,他們只是喜歡直觀形象的東西,對于討論問題這種形式感覺太抽象。針對這個情況我想這樣改進,變討論為看圖片,(圖片應該是幼兒平時在園內外自己做的和不自己做的影像),通過看圖,再說說自己還能做哪些事。接著做一些幼兒園、娃娃家的情景游戲,幼兒就可以真正去體驗、感悟。
3.本次活動時間安排的有些不適宜,應該把重點放在幼兒朗誦兒歌上,可是我卻把整節活動的時間放到了后面的延伸環節,這在課程的時間把控上缺少了經驗。沒有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制約幼兒語言表達,所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本次活動,我個人無論是在專業知識還是在教育教學能力的設計與組織方面都得到
了一個提升,給我們這些青年教師一次很好的實踐和學習機會。再此感謝“百花獎”為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促進了我們的專業成長。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