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教案匯總九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把環保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幼兒身上是有現實和深遠意義的。環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通過持久的環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保意識。
一、說活動目標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并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并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引導幼兒愿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說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2.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兩段錄像短片(整潔和臟亂小區的環境錄像、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的科技短片)。
三、說活動過程
1、第一環節:了解垃圾的來源。
播放錄像(錄像內容:整潔美麗的小區.又臟又亂、蚊蠅飛舞的小區景象),提問: "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么?""垃圾從哪里來?""垃圾有什么危害?"讓幼兒了解滿地的垃圾是因為人們不講衛生,隨意丟棄雜物而造成的。骯臟的環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歲危害,使幼兒產生送垃圾"回家"的愿望。
2、第二環節:了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提問:"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么做?"通過短片讓幼兒了解垃圾的種類及不同的處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對人體有害,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有影響,從而產生分類丟垃圾的意識。
3、第三環節:送垃圾"回家"幼兒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提問:"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 "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顏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顏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能將這些垃圾送回它們的'家'嗎?"認識環保垃圾筒,了解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戲中,能正確分類投放,幫助幼兒樹立環保從我做起的意識。
第四環節:設計"環保標志"。幼兒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志"。提問:"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么?"鼓勵幼兒為環保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爭做"小小環保宣傳員"。設計"環保警示標志",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宣傳畫。
4、活動延伸: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
四、說教法學法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學法: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我以游戲、故事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設置適合大班年齡特點的"送信"形式,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課題中。并在活動中,以游戲、故事,提供大量實物,讓幼兒以操作貫穿始終。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玩中說,玩中做,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真正發揮教與學主動作用。
活動反思
《指南》社會領域目標中指出應讓幼兒學會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讓幼兒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需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扔垃圾是幼兒每天都必須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幼兒園仍然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垃圾被丟在了地上,因此,需要教師們圍繞這個主題聯系生活對孩子進行引導.另外,生活質量提高,不同垃圾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垃圾在不同條件下也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因此作為大力提倡文明素質、垃圾分類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應該掌握了解最基本的扔垃圾方法,嘗試垃圾分類,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從我做起,讓環境變得更加美麗!
大班教案 篇2教育目標:
1、了解吃藥的注意事項。
2、與同伴交流吃藥的經驗與感想。
活動重點:了解吃藥的注意事項。
活動難點:幼兒愿意與同伴交流吃藥的經驗與感想。
活動準備:吃藥的視頻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提問引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如果生病了會怎么樣呢?應該怎么吃藥呢?
2、幼兒討論后回答。
3、師:有一個小朋友生病了,他也要吃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吃藥的吧!
二、引導幼兒觀看視頻或圖片,了解吃藥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情境一:小朋友病了,媽媽要他吃藥,他說太苦了,要用果汁或者牛奶喝藥。醫生說不行,吃藥只能用白開水,不能用茶、果汁或者牛奶吃藥。
師:小朋友做得對不對啊?什么地方做得不對?醫生說了什么?
2、情景二:媽媽喊他吃藥,他正在看動畫片,說等一會兒再吃,或者晚上再一起吃。醫生說不行,吃藥不能多吃或者少吃,而且一定要按時吃藥。
師:小朋友這次做得對嗎?為什么?醫生又說了什么?
3、情景三:小朋友覺得很難受,他就找到藥柜,隨便從里面拿了一種藥就吃了下去,一會兒他感覺更難受了,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檢查搶救后嚴肅地對他說:吃藥一定要看清說明書,由大人拿藥,不能自己亂吃藥。
師:小朋友這樣做對嗎?有什么危險呢?應該怎么做呢?
4、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師生共同小結。
1、師:我們生病的時候應該怎樣正確服藥呢?
2、教師小結:無論什么時候,如果生病了就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話吃藥;在吃藥的時候注意不要用果汁、飲料、牛奶或者茶服藥;我們要按時吃藥,不能多吃或者少吃,而且還要注意一定要大人拿給我們藥吃,不能自己隨便亂吃藥。
四、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吃藥的經驗。
1、師:你生病的時候吃過什么藥呢?是怎么吃的?
2、幼兒交流吃藥的經驗。
3、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吃藥的經驗。
大班教案 篇3活動名稱
活動目標
花兒開知道春天是萬花開放的季節。
花兒香
1.知道花兒有香味;
2、培養探索精神
花兒愛喝水
1.知道花朵需要水分;
2.培養探索精神;
花的結構
1.初步了解花的結構;
……此處隱藏5095個字……體驗。比如將幼兒要講述的照片用實物投影,展示給大家,用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第三部分活動結束,由于活動時間有限,幼兒都想上來講的愿望又很迫切,因此我引導幼兒將帶來的商品布置成小超市,放歡快的音樂與幼兒一同布置環境,在音樂中結束本次活動。為了讓幼兒能盡興的講述,隨后開展角色游戲"小超市",并將照片豐富到語言區以便于幼兒隨時的講述。這樣符合綱要中提出的"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這一要求。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各位領導!
大班教案 篇8活動目標:
1、練習走梅花樁,發展幼兒的平衡性、靈敏度,鍛煉臂力。
2、通過一物多玩,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
3、通過廢舊物利用,提高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奶粉罐若干、旺仔牛奶罐、旺仔牛奶罐組合成的梅花樁、王老吉罐、王老吉罐組合成的梅花樁、塑料飲料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排成四列縱隊踏步進入訓練場。
二、準備活動:
1、 我們先來做一做運動,把我們身體上的各個關節都活動開來,好嗎?
2、 集體做律動。要求每個幼兒都能愉快地動起來。
三、提供奶粉罐,練習一物多玩。
(一)今天我有一樣好玩的東西想請大家一起玩,可這個東西是要大家一起動腦筋才玩得起來的,你們想玩嗎?
(二)第一次嘗試玩奶粉罐。
1、出示奶粉罐,這是什么?那如果老師請你們每個小朋友自己拿一個奶粉罐,然后自己一個人玩奶粉罐,你會怎么玩?
2、幼兒自由玩一玩,教師指導幼兒玩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玩法。
3、請個別幼兒示范,再集體練習這些好的玩法。
(三)第二次嘗試玩奶粉罐。
1、剛才我們是一個人玩奶粉罐,那現在如果老師請你和其他人一起合作玩這個奶粉罐,又有哪些玩法呢?(可以是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合作)
2、幼兒自由組合玩奶粉罐,教師指導。
3、請一部分幼兒演示,集體練習,并引出“走梅花樁”。
四、自由練習走梅花樁。
1、幼兒自由練習走梅花樁。
剛才我們有小朋友想出了用奶粉罐當作梅花樁練習走梅花樁,那我們一起來練一練吧?
2、幼兒練習負重走梅花樁。
你看,老師在這里還為你們準備了旺仔牛奶罐和王老吉罐,如果你覺得你的力氣比較大,那你可以選擇奶粉罐,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力氣比較小,那你可以選擇王老吉罐,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力氣不是特別大,但也不是特別小的,那你就可以選旺仔牛奶罐幼兒按小組自由練習負重走梅花樁。
五、 游戲:
功夫大比拼。
1、教師交代游戲規則:
每組幼兒可自由選擇不同的罐,一個幼兒走完時,將手中的塑料瓶子放入筐內,第二個幼兒則接上,最快完成的一組為獲勝。完成的幼兒則到梅花樁兩側去保護沒完成的小朋友。
2、幼兒自由游戲。
3、講評、結束游戲。
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但游戲的最后,章老師還是要考考小朋友,我們除了廢舊奶粉罐可以當梅花樁走,還有哪些廢舊物品也可以當梅花樁走呢?下次我們把這些廢舊物都收集過來,放到幼兒園的體育活
動室里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好嗎?
六、放松動作,結束活動。
1、今天我們做了那么多的運動,我們的小腿和小手臂都很累了,讓我們幫他們按摩按摩吧。
2、引導幼兒坐在地上敲敲小腿,捏捏自己的小手臂。
大班教案 篇9設計意圖:
幼兒活潑好動,摸、爬、滾、打是他們自娛自樂,相互嬉戲的最愛。大班幼兒對自己的身體各部份有一定的認識,在嬉戲中能有意識地積極尋找多種方法運用身體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難動作。在活動中,幼兒積極思考、嘗試,利用身體各部分來移動,滿足了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為盡量地滿足幼兒創造游戲的興趣與欲望,特設計本次活動。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積極動腦,大膽參與,主動地探索箱子的不同玩法,在不斷地嘗試、游戲中,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體驗創造的樂趣,提高對運動游戲的興趣,從而在活動中不斷提高對基本動作的掌握以及身體的靈敏性與協調性。
活動目標:
1.幼兒借助箱子進行自主活動,綜合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身體靈活性、協調性。
2.積極探索、交流箱子的多種玩法,提高創造能力與探索能力。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紙箱人手一個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借助箱子,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
活動難點:創新游戲方法,提高幼兒創造力
活動過程:
1.出示紙箱(一物多玩)。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紙箱,大家想想紙箱都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呢?
教師交待要求,讓幼兒自由玩。教師觀察幼兒的不同玩法
2.分享玩法。
請玩法不同的幼兒來介紹自己是怎么玩紙箱的。
3.幼兒再次嘗試不同的玩法。
學學同伴的玩法,自由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4.游戲競技
師:剛才小朋友很愛動腦筋,想了很多的玩法。剛才我們只玩了一個紙箱,現在啊誰來把三個紙箱連起來玩一玩,而且要用三種不同的玩法。
請幼兒嘗試玩法,進行分組競賽。
布置場地,把紙箱搭起了小山洞,變成了小山坡,做成了小汽車,讓幼兒穿過這些障礙物。
玩法:請幼兒分成兩組,按照規定的玩法,哪組速度最快,哪組就獲勝。
5.放松活動
幼兒總結游戲中紙箱的不同玩法。
所有的幼兒紙箱連起來變成火車,開著火車結束游戲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成功之處是:選材挺適合大班的幼兒,紙箱是一種常見的廢舊物品,它的安全,讓幼兒有很多空間去研究、探索它的玩法。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整個環節比較清晰,目標基本達到。不足之處是:當幼兒自主探索紙箱的玩法的時候,對部分幼兒的關注不夠,未能及時有效的與孩子進行很好的互動,教師的參與性不夠,一些幼兒想出的玩法,我未能及時發現并給予肯定及鼓勵。游戲的時間太短,應該讓幼兒多練習幾遍,然后還可以再進行一次比賽,這樣就能更好地調動起幼兒積極參與游戲的興趣。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