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中班教案

          時間:2025-08-15 00:15:18
          關于中班教案三篇

          關于中班教案三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能夠雙腳或單腳進行跳躍,發展跳躍能力。

          2. 樂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大小不同的綠色圓形若干做“荷葉”。

          三.活動過程

          1. 熱身運動(慢跑兩圈并做一些伸展手腳的動作)

          2. 引出話題

          教師:今天可真熱呀,小青蛙、知了先生,小鴨決定辦一個小小演唱會,小蜻蜓聽到消息,也想趕去湊熱鬧,可是小晴蜓的身子太小,池塘好大呀,一口氣飛不過去,它來到池塘邊,看到水面上漂著荷葉,于是他一會單腳,一會雙腳在荷葉上往前跳,終于參加了音樂會。

          3. 模仿練習

          教師:那我們今天也來模仿小晴蜓跳荷葉好嗎?那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的看老師的動作哦,看看教師是怎么跳的。首先,前后擺臂,雙腳或單腳倔膝一跳,然后輕輕的落地,腳著地的同時也是倔膝的而且要保持身體的平衡。(教師重復示范)

          4. 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們剛剛都看老師跳過了,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自己繞著圈來練習??梢允请p腳跳,也可以是單腳跳,也可以是幾個小朋友把圈擺在一起來練習跳。(幼兒重復練習,指導幼兒練習不同的跳法)。

          5. 游戲蜻蜓點荷葉

          教師:小朋友們剛剛都跳得很好,那現在我們要來學習小蜻蜓點荷葉了,我請小朋友們分成兩個組,然后一個接著一個跳到池塘的對面,在跳的同時我們的小朋友們不能推別人,也不能擠,要一個個按順序來,而且每個小朋友都要跳到荷葉上面哦,要不然就會掉下池塘了,如果已經跳到對面的小朋友就從兩邊跑回來繼續玩好嗎?

          6. 結束。

          教師:今天小朋友們都做得好棒,那老師再問一下今天我們玩的游戲是什么?嗯,好了,現在我們就回教室吧,回到教室后每個小朋友都要喝一杯滿滿的'水然后再拿書包出來換衣服,知道了嗎?

          中班教案 篇2

          《小青蛙》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沿正方形的寬邊對稱對折。

          2、練習反復折疊,折出可愛的小青蛙。

          3、體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5、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小青蛙折紙成品若干。

          2、白色長方形圖畫紙、油畫棒、膠棒等每人1份。

          三、活動重點難點:

          1、在小青蛙折紙上進行裝飾。

          1、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小青蛙折紙成品,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看,這些小青蛙多可愛呀!你最喜歡哪一個小青蛙?為什么喜歡它?

          師: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小青蛙?它們是怎樣折出來的?你想折一個小青蛙嗎?

          2、鼓勵幼兒探索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師:我們怎樣把一張白紙變成一把可愛的小青蛙呢?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制作的小青蛙范例,分析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教師演示并提示步驟要點,在幼兒折紙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知道秋天有許多樹葉會飄落。

          2.會朗誦兒歌,能用肢體動作表現秋天落葉飄落的自然美。

          教學準備:

          1.配套磁帶。

          2.已帶領幼兒去戶外觀察秋天落葉的情境。

          教學重點與難點:會朗誦兒歌,能用肢體動作表現秋天落葉飄落的自然美。

          教學方法與手段:經驗遷移法、談話法、提問法。

          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來到了,你看到了些什么?

          基本部分

          1.回憶已有經驗,說說看落葉、撿落葉的情境。

          (1)提問:秋天,你見過哪些顏色的樹葉?這些樹葉都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你知道這些都是什么樹的樹葉嗎?

          (2)師:這些樹葉都是怎么從樹上落下來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欣賞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師:秋天的落葉可真美,老師這里也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寫的就是秋天的落葉,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聽兒歌錄音,再次欣賞兒歌。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聽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覺?

          3.練習朗誦兒歌。

          (1)教師念一句,幼兒跟著念一句。

          (2)幼兒跟隨教師有感情的念兒歌。

          結束部分

          表演兒歌。

          鼓勵幼兒大膽為兒歌內容配動作,練習邊念兒歌邊創編動作。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意境優美、短小精悍的兒歌,它生動的描繪了秋天樹葉掉落的情景,但它過于抽象,對于幼兒來說不易理解。因此根據語言綱要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作了課件,通過課件與錄音兒歌巧妙的結合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兒歌。在最后我請幼兒模仿落葉們的肢體形態慢慢飄落,孩子們很感興趣,一起嘗試用肢體語言來展示兒歌,讓幼兒在動一動中進一步感受兒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孩子們雖然對表現兒歌內容很感興趣,但是真正對于兒歌內的一些優美的詞匯還是理解不了。

          《關于中班教案三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