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優秀說課稿

          時間:2025-06-24 11:41:56
          優秀說課稿

          優秀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北京》。這是一篇寫景記敘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將北京描繪成一幅多彩的圖畫,從這幅畫里我們能讀到莊嚴美麗的天安門,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和壯觀的立交橋,還有許多名勝古跡、高樓大廈和風景優美的公園。這又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本課的二、三、四自然段,條理清晰,詳略分明地介紹了天安門、立交橋;名勝古跡、公園和高樓大廈。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部分孩子還沒到過北京,因此,理解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激發學生熱愛首都,熱愛北京的感情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特別是第四自然段,課文對所提到的名勝古跡、公園、新建的高樓大廈未做詳細介紹,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北京,對于孩子們來說有難度。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央、瓦”等13個生字。會寫“壇、城、國、圖”4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和課文內容,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有熱愛祖國首都的意識和感情。

          二、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遵照閱讀規律和兒童的認知規律,也本著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原則,我準備采用“情境識字法”和“圖文結合法”教學。即在具 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集中識字對學生而言比較枯燥。我在設計這一課時教學中注意“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把生字運用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組詞造句,同時還注意教給學生識字的方式,充分展開識字的過程。“圖文結合法”即通過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再通過圖片的輔助和對課文言語的細讀入境界入角色,讓學生直觀、準確地感受祖國首都北京的美麗和偉大,同時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中重點詞語。

          三、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整個過程分為六步。

          一、喚起生活積累,導入課題

          為了激發學生的情趣,在上課之前(播放《北京歡迎你》)MV。我的導入是這樣的:上個星期,我們學唱過《北京歡迎你》,剛才大家又跟著音樂歡樂地唱起來,隨著畫面愉快地游覽了北京,或許你還和爸爸媽媽去過北京,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印象中的北京呢?在學生說完后,我小結: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節課,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北京看一看。我們一起來書寫“北京”兩個字,請注意“北”的左邊要書寫正確,第三筆是提。這樣學生在欣賞中感知了北京。

          在這一環節中,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北京,學生既是熟悉又是陌生的。說熟悉,是因為從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說陌生,是因為我們地處江南,遠離北京,由于學生年齡小,大部分未到過北京,對北京缺乏具體形象的感知。

          談話能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迅速調動學生入情入境。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北京美,作者描寫北京的語言更美。你們想不想自己讀讀課文,來感受北京的美麗?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覺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一)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誰有勇氣把課文中最難讀的句子讀一讀呢?

          1、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央,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天安門前面是寬闊的廣場。廣場中間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

          2、立交橋的四周有綠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圖案的花壇。

          3、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和風景優美的公園,還有許多新建的高樓大廈。

          (二)讀詞識字。

          最難讀的句子我們都會讀了,相信這些詞語更難不倒大家了。(去拼音請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三)整體感知。

          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那么北京哪里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基于本課的生字都集中在幾個句子中,所以考慮相機出示課文中包含生字較多的幾句話,在讀好難句的基礎上出示詞語,做到詞語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三、品讀文本,進入文本的情境。。

          由于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淺顯易懂,加上二年級學生在以前的字、詞、句訓練中,已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所以我要求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的過程中理解該段內容。我主要根據學生的匯報相繼指導課文第2、3、4自然段。在學習中注重朗讀和感悟北京的美麗。

          (一)品讀第二自然段。(美在天安門)

          1、利用課件展示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的畫面,看圖體會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心地段,她的美麗和莊嚴。在這里我簡介天安門的歷史,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他們見過的莊嚴的場面,比如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奧運會上奏起國歌,升起五星紅旗的時候,都很莊嚴,這樣學生和“莊嚴”交上了朋友。

          2、莊嚴的不僅是天安門還有人民英雄紀念碑,他矗立在廣場中間。矗立一詞比較抽象,我將在利用圖片展示高聳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華表和旗桿,讓學生觀察這三樣景物的共同特點,通過圖片猜測“矗立”的意思。

          3、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是呀,北京的天安門是美的,那莊嚴的城樓,那高聳的紀念碑,那寬闊的廣場,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對北京天安門的熱愛和贊美吧。

          (二)品讀第三自然段。(美在柏油馬路、美在立交橋)

          1、利用課件和插圖展示北京交通的發達,環境的優美,結合畫面認識“立交橋”、“圖案”等詞,體會“綠地毯”、“川流不息”等字詞的意思。

          2、說話訓練:

          柏油馬路又寬又長,那立交橋、草坪、鮮花和車輛能否也用上“又??又??”來夸夸他們呢?

          (三)共享背誦的喜悅。

          我用提示性的方法幫助學生背誦。

          在這一步的閱讀教學時,我是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努力營造一種“我想讀,我要讀”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選擇,在選擇中學會判斷,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和渴望,通過讀書感受語言的魅力,提升閱讀的樂趣。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引領背誦的方法,促使背誦指導有的放矢。

          四、拓展練習,升華情感。

          學到這里,北京在學生心中已有一定的印象,我在這個環節設計一個說話寫話訓練,要學生用一句話來贊美北京。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說話寫話能力,讓他們把心里要說的話寫下來,然后在班級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 ……此處隱藏23705個字……口頭表達能力。由于學生在前面形象的動畫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島的變化,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畫面已經深深地印在腦海里,所以學生說出了許多答案:如“這兒有這么多樹,空氣一定很新鮮”;“這兒環境這么好,住在這兒心情會很舒暢”;“多虧小熊在這兒進行了綠化,才有這么美好的綠色家園”……這不正是文本所要傳達給讀者的信息嗎?衡量學生是否理解了課文內容,就是看學生是否能夠還原其人,還原其事,還原其景,還能進行再創造。】

          ⒏引讀第6自然段。

          三、總結深化,想象說話

          ⒈(媒體演示:荒島和綠島的對比圖。)

          討論看圖后的感受,從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⒉配樂朗讀全文。

          ⒊想象說話:現在你們就是小島上安家的動物,你們會怎樣把自己的家園打扮得更美好呢?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倡整塊閱讀。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聯系性。讓學生回歸整體閱讀,溯本求源,使知識形成系統,明理達到高效。在媒體播放的音樂聲中,學生再次進入文本,把前面讀書過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了出來。】

          四、自主探究,重點指導

          ⒈認讀“象”、“空”。

          ⒉(媒體演示“象”)幫助學生掌握“象”字的結構、筆順、重點筆畫。

          ⒊學生描紅,仿影,臨寫。

          五、自由練習,拓展延伸

          自由選擇完成一項課外作業:

          ⒈把這個發人深思的童話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伙伴聽。

          ⒉邀請自己的好朋友編一編、演一演課本劇。

          ⒊寫話:

          (媒體出示句式:這兒原來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這兒現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的個性、能力有差異,布置具有彈性的、更有利于他們發展的作業,實實在在地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上有同樣的進步。這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最具體體現。學生見到這樣的作業,積極性都很高,很多學生都超額完成?!?/p>優秀說課稿15

          我說課的題目是:《鈉的重要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鈉的重要化合物屬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學生第一次綜合運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學習元素化合物,這種學習模式將為今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做鋪墊。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Na2O和Na2O2性質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學性質及應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氧化鈉和過氧化鈉性質探究和比較,使學生體會到物質組成相差不大,性質卻千變萬化的道理。

          (2)通過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現象,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鈉的化合物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②通過實驗教學與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③通過合作與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質。

          3、教學重難點及課時安排

          根據學生特點及學生已有知識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Na2O2的性質及用途; 教學難點:Na2O2與H2O及CO2的反應 課時安排: 1課時

          二、 學情分析

          1.知識儲備: 在初中階段,學生已學過燃燒的三要素,通過上節對金屬鈉的學習,學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熱情。

          2.學生特點:高一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均有限,雖對探究性實驗感興趣,但卻不一定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去觀察、思考和探索本質。故:本節課中,我將多設疑、多激疑引導,讓學生都能動起手來,把實驗作為探究未知領域的手

          段。

          三、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

          采用實驗探究、分析對比、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以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的程序進行教學。

          2、學習方法:

          本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綜合運用的學習方法和實驗探究、對比討論的學習方法。

          3、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和演示實驗優化課堂教學

          四、 教學程序設計

          【新課引入】:

          設計“滴水生火”“吹氣生火”趣味實驗

          【實驗探究】:

          1.“滴水生火”實驗探究

          通過實驗首先讓學生觀察Na2O2的樣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質。 緊接著引導分析:

          棉花為什么能夠燃燒? 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

          從而推測出反應的產物?并設計實驗來檢驗。

          為了將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方程式的角度對反應進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價氧元素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是學生在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時不會出現錯誤,強化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 2.“吹氣生火“實驗探究

          結合上述對Na2O2與H2O反應的探討及燃燒的三要素,學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與CO2反應的產物,從而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向Na2O2與H2O反應后的溶液滴加無色的酚酞試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且半分鐘內褪色。 同時引領學生聯系人在呼吸時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實際及反應過程中化合價的變化,總結Na2O2的用途(氧化劑、漂白劑、

          供氧劑)這樣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3. Na2O 的性質 堿性氧化物的通性

          【創新應用】:

          創新應用一:

          探討如何設計用過氧化鈉與水制氧氣 指導思考:“固+液→氣體” 探討交流:展示各自的設計。 創新應用二:

          金屬鈉著火怎么辦?Na2O2應怎樣保存?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指導恩考:結構-性質-保存、應用

          回答交流:金屬鈉著為主要生成過氧化鈉,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來滅火,得用砂子蓋滅;過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得密封保存;過氧化鈉主要可以應用于呼吸面具和潛水艇及航天飛行時的供氧劑

          【總結歸納】:學生自主總結完成對Na2O2 、 Na2O知識的整理。 【練習強化】:布置作業:以表格的形式總結歸納Na2O與Na2O2性質對比

          Na2O與Na2O2性質比較

          五、板書設計

          鈉的重要化合物(主)

          a) Na2O2

          1、 物理性質:淡黃色、固態 2、 化學性質

          Na2O2與H2O反應:2Na2O2+2H2O=2 NaOH+ O2↑ Na2O2與CO2反應:2Na2O2+2 CO2=2 Na2CO3+ O2 3、 用途:漂白劑、供氧劑、氧化劑

          b) Na2O

          堿性氧化物

          鈉的重要化合物(副)

          2Na2O2+2 CO2=2 Na2CO3+ O2

          以上就是今天我所說課的內容,謝謝各位專家評委的蒞臨指導!

           
          《優秀說課稿.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