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個人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個人說課稿1一、說教材
1、課題來源: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但由于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快,繁忙的工作和瑣事,難免有時會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里,一個人在家呆著,是幼兒生活中難免發生的事,如果在家中幼兒不會保護自己,后果將不堪設想。大人在家的時候,有些事物孩子好奇,但恐于大人不敢去玩,當大人不在家時,他們的好奇心就得以釋放了,平時感興趣但不敢玩的他們這時就會去碰一碰,玩一玩了,但孩子畢竟小,安全意識還很薄弱,玩的時候幾乎不去考慮他玩的游戲的危險性,同時家里的電、刀,暖壺,以及火機等等都是幼兒感興趣,極容易去玩的,這些又是給幼兒帶來最大的傷害的東西,甚至回危及幼兒的生命,同時幼兒一個人在家,如果來人怎么辦,現在的社會極其復雜,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這個空子來進行各種違法活動的。根據以上現象,從而產生了本次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說:“幼兒的教育活動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要利于其長遠發展,既教育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服務于幼兒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把目標定為:
(1)讓幼兒知道自己在家的時候有些東西是千萬不能去玩的,否則會有不良的后果。(2)看情景表演討論,在幼兒討論中幼建立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3)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讓幼兒知道玩火機,弄電,玩刀的危害,知道家里來了陌生人因該怎么辦從而樹立幼兒的安全意識。在情景中,讓幼兒真實的感受到如果自己沒有安全意識,隨意玩不該玩的東西,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顒与y點是:幼兒說的很好,但做起來由于自制力弱卻做的不好,因此我就鼓勵臺下幼兒上來演一演,從說轉化為做,從而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
(一)在師生互動中,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以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贝蟀嘤變阂延辛艘欢ǖ乃季S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觀教學法,先設置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情景表演,在觀看的過程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教育。例如:在活動中,我多次讓幼兒在直觀情景中找錯誤,然后鼓勵幼兒說一說。幼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與同伴,老師說說各自看到了什么?他們錯在哪兒了,幼兒在說的過程中也就是教育他們的過程。幼兒自己說出來的東西往往對他們的教育最深刻。
(二)從幼兒的生活出發,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陳鶴琴先生認為“幼兒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對幼兒的健康教育要把握好時機?!庇變菏巧钤谔囟ǖ沫h境中,因而在特定的環境中地對幼兒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為此我設計了幾個幼兒在家中會發生的情景,活動前找能力強的幼兒,給他們編排情景表演。情景表演是幼兒生活的重現。在看情景時,教師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去思考,然后說說自己看了情景表演后的感受。幼兒在說的時候就已經從內心里知道了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不安全。最好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幼兒能說出來,其實已經達到了對他教育的目的。
(三)在生動的表演中讓幼兒感受活動的樂趣
在玩中學,學中玩。游戲活動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形式,《綱要》也重申“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庇螒蚴羌ぐl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游戲過程能激發幼兒一直以積極、輕松、愉快、自覺的心情參與活動。因此,整個活動我讓角色游戲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生動的表演結合幼兒的自由表達,避免了活動的空洞性。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他們對動的東西也十分感興趣,生動的情景表演,正符合了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了快樂,在快樂的心情中,明白了道理。最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上上臺,把自己一個人的時正確的做法演一演,這既是一個提升幼兒能力的環節,又是對幼兒安全教育的一個升華,有些時候,幼兒說的好,未必會象自己說的那樣去做,這是幼兒身理發展的又一個特點,我鼓勵臺下的幼兒演一演,這樣加深了孩子心理上的記憶,有助于他們進一步提高“一個人在家”的安全意識
三、說學法
(一)看一看
在活動中我主要以情景表演為線,貫穿整個教育活動。形象直觀的東西幼兒最感興趣,對孩子的教育也最直接。讓幼兒在看表演的過程中,知道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因該怎么做是最安全的。看情景調動幼兒的視覺,讓幼兒最直觀的看到不對的做法造成的嚴重的后果,從而從心理上對幼兒進行干涉,讓孩子形成自我防護的意識。
(二)想一想
情景的表演并不是為演而演的,對觀看著進行安全教育是它的目的,因而,在看表演前,教師提出要求“小朋友,你們看情景中的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是怎么做的,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去思考,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一節成功的活動,因該是幼兒在活動中得到多方位的提高,在這節活動中,我不簡單的讓幼兒在看情景中得到安全教育,更主要的是讓他們在看的過程中養成邊看邊思考的習慣,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非常的重要。
(三)說一說
新《綱要》目標明確指出:“活動中要調動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用適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每一個環節都引導幼兒是帶著問題去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等多種感官參與,幼兒在說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最迅速的階段,教師應在各種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心理學也指出“凡是人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睘榇丝赐昵榫?,我就鼓勵幼兒大膽去說,在說中,得到教育,在說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幼兒回答時允許錯誤的方法和爭論,有錯誤時教師及時告訴幼兒怎么做是安全的,避免他們在實際中發生危險。最后教師加以分析,引導,小結?;顒又泻⒆邮冀K處于自由,寬松探論氛圍中的。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特點,引出本活 ……此處隱藏28218個字……》)的采訪短片制作。
各組制作的短片,是學生們在對典型事跡運用影視的語言進行交流,是熟悉課堂教學案例的過程,更是一次專業技能提高的過程。
第二,課堂學習:分析案例,探究理想
流程圖如下:
1.播放短片,呈現案例
播放《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的短片。以學生的專業作品入手,呈現出本課的典型案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合作探究,分享體驗
各組依據任務單的要求對事跡進行分析討論,完成表格填寫,并以電子白板的形式展示交流,教師適當點評。
在任務單的引導下,對于案例的分析先后完成:
(1)找理想——在事跡中找到陸建芬、李桂林已經堅持了十八年的個人理想。
(2)看現實——看看“懸崖小學”的現實環境是什么樣的。
(3)識社會——認識事跡中的社會理想。
(4)理關系——梳理事跡中現實條件和陸建芬、李桂林的理想之間以及和社會理想之間是什么關系。
(5)談感受——談談看到這個事跡后的感受。
“堅守懸崖小學十八年的陸建芬、李桂林夫妻”的分析表
陸建芬、李桂林現實關系個人理想關系社會理想
文盲村、貧困村決定
堅守“懸崖小學”,決定
文明村、富裕村
高于
體現
我們的感悟:1、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事業
2、把個人的追求扎根于地區發展中
2、為了自己的理想,克服現實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
……
這是針對學生不會分析案例的特點,以任務單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指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運用圖表的方式降低分析難度,重點突出,在電子白板上交流更直觀,從而提高案例分析的準確性,提高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梳理清楚兩組辯證關系后,進一步進行“談感受”的交流。各組派代表發言,引導學生從盧建芬、李桂林的個人理想的確立和對自己理想的追求兩個方面進行發言。
3.歸納總結,升華認識
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教師設疑:
矛盾的客觀性告訴我們在分析辯證關系時,既要看到二者的對立,又要看到二者的統一。理想與現實的對立和統一表現在哪些方面?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對立和統一又表現在哪些方面?
此環節具有一定難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可以再次提示:
對立需要我們“比一比”,比較二者的區別;統一需要我們“找一找”,找找二者的聯系。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師生結合分析表格共同總結出兩組辯證關系。
此過程提高學生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強調:理想源于現實,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個人理想總是要受到社會的影響,是對個人現實狀況的超越。這種超越必須與社會發展的趨勢相一致。否則,這種理想就只能是空想。社會理想制約著個人理想。個人理想的實現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實現。把問題聚焦到——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之中。
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
在確立個人理想時必須要結合地區實際和自身的客觀現實情況,不能好高騖遠?!_踏實地
在對個人理想的追求時,必須從零開始,克服現實的各種困難,堅持不懈的努力?!_踏實地
只有從客觀現實出發,把個人理想融入到社會理想中,腳踏實地才能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的矛盾。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4.聯系現實,指導實際
播放《優秀畢業生事跡》采訪短片,貼近學生專業實際,呈現案例。
各組運用所學的兩組辯證關系,合作分析事跡,完成表格填寫,并在組間交流。
本案例的分析還是通過五步進行,進一步鞏固學生分析案例的方法:
(1)找理想——在事跡中分別找到王謙的個人理想
(2)看現實——看看事跡中的王謙的生活環境、工作條件是什么樣的,他自己又是怎樣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而努力的。
(3)識社會——認識事跡中的社會理想或行業發展目標。
(4)理關系——分析事跡中現實情況和王謙的理想之間的關系,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他個人理想之間的關系。
(5)談感受——看看學哥的工作經歷,你能總結出那些成功的要素。
“我的DV之夢”的分析表
現實情況關系個人理想關系社會理想
王謙DV攝錄、加工技術剛剛進入國內源于
高于優秀的自由DV制作人符合、體現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我們的感受1、契合社會發展,滿足個人興趣的理想
2、從基礎工作開始,不斷追求
3、克服現實困難,堅定追求……
這是在運用辯證關系分析案例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理想與現實社會關系的理解,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因為案例是我校影視專業優秀畢業生的事跡,比較貼近學生的實際,對案例的分析,除要求學生分析清楚兩組辯證關系外,還要注意在組內及組間的對于“感悟”的交流,找找王謙是如何把個人理想融入到社會理想中的?現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是如何的?從而指導學生從事跡走入實際,結合自己的專業談談個人理想,我們又該如何把個人理想融入到社會發展之中?進一步奠定腳踏實地的理想觀,能夠在今后的理想確立和追求上自覺地將個人理想融入到社會理想中。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第三,課外作業——分層訓練,拓展提高
針對學生的差異性特點,我設計了課后的分層訓練,全體學生完成基礎作業,有能力的同學合作或獨立完成拓展作業。
基礎作業:
1.小組作業:學生以組為單位,主要運用剪接和字幕的方式對《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短片進行再加工,要求體現出理想和現實、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辯證關系。
2.個人作業:運用所學的辯證關系,在分析現實條件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修改上節課自己制定的實習目標(下節課教學中使用)。
拓展作業:
查找一個影視專業典型人物事跡,運用所學的辯證關系進行分析,完成圖文并茂的《腳踏實地,成就夢想》的人物事跡介紹。
本課時的教學不做單獨的評價,在整個單元學習之后,師生共同完成整個單元教學的評價:
第一,每個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況、組內其他同學的學習狀況以及教師的教學情況做出評價,并對于自己的學習寫出收獲與反思。
第二,教師結合各組學習的狀況、填寫的《小組學習任務單》和《個人學習記錄單》,為每個同學打出單元成績,并結合學生給教師的教學評價,寫出教學反思。
職業學校的德育課教學要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聯系,才能增強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我在本課中充分挖掘影視專業學生學習資源的基礎上,把課堂教學拓展到課前、課后,以學生自制的視頻短片作為典型案例,開展教學活動,把辯證關系落足在腳踏實地的確立理想和追求理想上,最后又以視頻再加工的方式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體現出德育課的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課改理念。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