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音樂家》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是小音樂家》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對教材的把握
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聲“我是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拍貫穿全曲。第一樂句從弱句開始,四度跳進旋律上行,進而下行,曲調流暢,情緒歡愉,即刻點名了主題“我是小音樂家”。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僅在節奏上作了緊縮的變化。第三樂句的五度跳進和“xx xxx”節奏的連續出現,級進的旋律配以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象聲詞使得歌曲的情緒歡快而又熱烈。第四樂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們盡情歡暢的情緒推向高潮。最后再現第三樂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滿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1、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2.教學難點
弱起節奏的掌握。
二、教學目標的定位
1、學生能初步學會演唱《我是小音樂家》,能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在體驗音樂過程中,激發學生表演欲望和創新能力。
三、學情分析與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學期將要學習的內容,在音樂知識技能上,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能夠初步表現節奏、強弱、速度、音高等音樂要素,所以在本課中我設計了以學習歌曲為主、以體驗表演歌曲為輔,以此來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2、學法指導
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睂W生在充分感受音樂情緒基礎的上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的方法,體驗“創造”的過程和樂趣。
四、教法的選擇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教學中通過各種樂器的演奏創設樂器音樂會的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情境,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給學生創造豐富而愉悅的學習空間。
2、引導交流,激活體驗
學生是有個性、有靈性、有創造性的個體?!兑魳氛n程標準》指出:“要促進學生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背浞肿鹬貙W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欣賞。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3、游戲活動,激勵創造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在一起想、一起唱、一起跳,角色扮演,充分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產生對音樂學習的持久興趣。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音樂第六冊第四課里的一首歌《我是小音樂家》。
2、教材分析
《我是小音樂家》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
歌詞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聲“我是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拍貫穿全曲、
3、教學目標
①通過聽,唱《我是小音樂家》感受音樂的表現力,了解“吉他、提琴、法國號”幾種樂器的音色,及幾個地區所在的國家。
②引導學生唱準歌詞的弱位起唱;掌握八分休止符。
③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發揮想象,自編歌詞。
4、教學重點
準確完整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樂家》。
5、教學難點
發揮想象,自編歌詞。
二、說學法
1、綜合運用示范法、講解法、聽唱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主動性。
3、以正確的范唱和伴奏,用藝術形象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到音樂的美,使之產生情感的共鳴。
三、說學法
本課主要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了解"吉他、提琴、法國號”幾種樂器的形狀,音色和倫敦、柏林、巴黎及歌地區所在的國家。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并在教學中領會到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從小就必須好好學習文化課,長大了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服務于社會。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
這個環節使學生通過實現自己的理想,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從小好好學習長大有真本領,有了真本領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了理想才能服務于社會。
第二環節:聆聽范唱
教師放錄音范唱,請同學們注意聽,然后告訴老師歌詞唱了些什么?教師課再用手風琴伴奏范唱一次。
采用聆聽范唱可使學生熟悉旋律,了解歌詞的內容與情感,為后面的學唱和表演打下基礎。
第三環節:學習歌曲《我是小音樂家》
1、了解相關文化知識
板書: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法國→法國號;
吉他→彈奏;提琴→拉奏;法國號→吹奏;
2、歌曲歡快、活潑、速度較快,弱起節拍貫穿全曲,演唱時尤其注意弱起節怕(每句開頭)
3、用聽唱法,分段學唱,在學習中插入八分休止符,讓學生能在歌曲中感受其效果。
4、跟著老師的琴聲完整演唱多遍。
5、自編歌詞、
老師指導學生,模仿歌曲中的歌詞,發揮想象編寫新的歌詞,并唱出、
第四環節:
采用這一環節,可概括本節的主要內容、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課本第六冊第四單元第1課。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聲“我是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拍貫穿全曲。第一樂句從弱句開始,四度跳進旋律上行,進而下行,曲調流暢,情緒歡愉,即刻點名了主題“我是小音樂家”。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僅在節奏上作了緊縮的變化。第三樂句的五度跳進和“xx xxx”節奏的連續出現,級進的旋律配以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象聲詞使得歌曲的情緒歡快而又熱烈。第四樂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們盡情歡暢的情緒推向^高朝。最后再現第三樂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滿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二、學生分析
本課面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好玩,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所以讓學生盡快學會歌曲,讓他們主動參與,學會表演歌曲更重要。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掌握歌曲弱起小節的唱法。2、學生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過程與方法:1、激發學生帶上愉快的心情,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2、大膽進行各種樂器的模擬演奏,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聽、唱、演等形式感受歌曲情緒。2、從中體會小音樂家的樂趣,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四、 教學重難點
重點:1、學生能夠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2、歌詞的創編
難點:掌握弱起小節以及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五、 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K霍姆林斯基”教學中通過各種樂器的演奏創設樂器音樂會的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情境,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給學生創造豐富而愉悅的學習空間。
2、引導交流,激活體驗
學生是有個性、有靈性、有創造性的個體?!兑魳氛n程標準》指出:“要促進學生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欣賞。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3、游戲活動,激勵創造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在一起想、一起唱、一起跳,角色扮演,充分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產生對音樂學習的持久興趣。
六、 學習方法
模仿體驗、合作探究、創作鞏固等。
七、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好教學用具,多媒體、PPT、打擊樂器、口風琴;讓學生提前預習一下這首歌曲,并且用口風琴吹吹看。
八、 教學設計
1、模仿導入
首先讓學生聽三種樂器的聲音,然后出示圖片,讓學生模仿樂器的演奏,引導對這幾種樂器的初步認識
2、聆聽歌曲
讓學生聽兩遍歌曲,第一遍聽樂曲的情緒,國家、地區與樂器名稱,然后做黑板上的連線題;第二遍聽聽樂器發出來的聲音
3、學唱歌曲
首先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會唱樂譜的同學來教教其他的學生,當當小老師,出錯的地方由老師來糾正;然后把詞填進去學唱;完整演唱;最后加上開始學習的演奏動作進行表演唱。
4、拓展鞏固
(1)、發揮想象為歌曲創編歌詞及動作
(2)、分口風琴組、舞蹈組、打擊樂器組、演唱組進行表演
為歌曲創編歌詞,主要是補填地區、樂器,以及伴著演唱表演舞蹈動作;分組練習,首先是口風琴組,吹奏歌曲的主旋律,舞蹈組表演演奏樂器的動作,打擊樂器組自選樂器運用適當的節奏編配,為歌曲加上伴奏,演唱組用正確的發聲和飽滿的情感去演唱歌曲。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讓課堂生動活潑,妙趣橫生。
結語
學生通過學唱《我是小音樂家》,讓學生認識了不同的樂器,感受到音樂歡快的情緒,并通過參與角色表演,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我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為小音樂家,能在音樂歌聲中健康快樂成長。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