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說課稿匯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課稿 篇1一、課標要求
品德課程的新課程理念強調社會性。這種社會性源于兒童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這就要求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并親身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等,不斷積極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诖死砟?,我展開了本課的教學活動。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段业募彝ァ愤@一課的內容集開放性、綜合性、情感性為一體。教材以學生最熟悉的家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了解家庭構成的基礎上,體會家庭如同大樹的根基,是“我”健康、快樂成長的源泉。這節課中,我打破單一、呆板、嚴肅的課堂模式,努力創造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景,營造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我所設計的每個教學環節都源于兒童生活、貼近兒童生活、引導兒童生活,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自然,學得快樂,真正成為認識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對家庭成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于家庭經濟來源不易明白,所以教科書從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這個角度入手,對爸爸媽媽辛勤的勞動進行探究,了解他們的勞動為社會與家庭的貢獻,在潛意識中滲透對經濟來源的認識。
三、說教法學法
學習方法:
信息技術學法指導顯得格外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面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更新快,如果學生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就很難適應這門學科的學習和今后的發展;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信息技術教學創造了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即利用網絡環境開展合作式、研究性的學習。因此,我確定以下幾種學法:
1、自主學習法。提出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要求學生自學支持網站上的電子教材內容和操作演示或教材內容;
2、合作探究法。通過自學 方法后,嘗試運用于案例中表格制作的任務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再進行合作討論。
3、實踐操作法。實踐出真知,計算機課更重操作
4、知識遷移法。在許多軟件中,操作都是大同小異,學習 編輯方法上要學會舉一反三。
四、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初步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懂得取長補短的道理。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與同學溝通、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積極參與和探究的學習態度與精神。
五、教學建議
本單元共有四個課題:我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我成長的故事、我會做的事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有自信心。
2、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尊生活生命與安全教案敬和關心,孝敬父母長輩。
能力:
1、學習知識料我生活的地方教案理自己的生活,盡量少給父母添麻煩,關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擔家務,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
2、體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個人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知識:
1、知道家庭生活要講道德、要有家庭責任感,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溝通,平等對待,會正確處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
2、懂得與鄰里要和睦相處。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說說我的家
畫畫家庭樹
根據問題講家庭故事
親情樹下寫句話
六、教學過程
課堂小結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睘榱思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從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入手,引導學生回答:1鳥窩是小鳥的家2蜂巢是蜜蜂的家3樹洞是熊的家4山洞是老虎的家。學生的回答出小動物們都有家,我們也有自己溫馨的家,,我隨機播放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歌曲《讓愛住我家》的錄像,讓學生體會錄像中一家人的溫馨和和睦,同時學生聆聽著熟悉的旋律,一下子教室里就洋溢著濃濃的家的氛圍,相應的過渡到下一個環節:相信咱們同學也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的家庭。
課前,孩子們收集到與家人的照片,在活動中讓學生展示交流,,相應的用課件出示其中一名學生的照片,說:照片中的小朋友就是我們班的一位同學,你來猜一猜,他是誰?其他同學猜出來以后請照片中的同學來介紹一下照片的內容,激發學生回憶暢談自己與家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在三、五個學生的展示交流中,整個課堂營造出我說我家,我愛我家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活動生動化,形象化。
學生談完課件中的照片后,我指名兩個學生起來介紹自己手中的照片。
最后說:老師這里還有一張照片,這上面的小朋友也是我們班的一員,大家快來猜猜看。課件出示我的家庭照片,學生猜出來,我對學生給予表揚: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這就是老師的一家,我也想來說說我的家庭,大家愿意聽嗎?隨后介紹我的一家,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把老師對家的介紹與學生對家的介紹溶為一體,在學生暢談家庭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同時體現老師也是班級大家庭中的一員。對后面的講家庭故事的感情渲染做鋪墊。
看了這些照片,請大家想一想我們的家庭成員都有誰?學生會回答:兄弟姐妹、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畫畫家庭樹
感情渲染:對,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組成的,我們人類就是像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像一棵棵大樹,枝繁葉茂,課件出示家庭樹,引導學生述說家庭的組成:看到這個小朋友的家庭,誰能試著說說你的家庭有那些成員。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在這種動態生成的課堂中,學生全面參與,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能力,有利于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
根據問題講家庭故事
這個環節我主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講我家的故事,讓學生對爸媽的辛勤勞動進行探究,了解他們的勞動為家庭帶來的貢獻:在這棵家庭樹上有五個蘋果,每一個蘋果上都有一個問題,我請每個派一個代表選一個蘋果,然后進行討論,只要你能回答對了,這個蘋果就送給你。
我設計了五個問題:
1你和家人最愛做的事情是什么?設計這個問題主要引導學生了解父母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讓學生回憶自己是在爸媽的關愛下成長。
2你和家人之間發生的最難忘的事情是什么?
3、你覺得爸媽的工作辛苦嗎?在課下,我讓學生調查了父母的工作,讓他 ……此處隱藏6638個字……樣成為美猴王的?
合作讀文,了解了孫悟空有石猴變成猴王的過程,說一說猴王孫悟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那看出來?
2、依據目標,合作討論,整體感知。
3、匯報交流,教師點撥,相機指導朗讀。
4、視頻欣賞,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從學生的發展方面進行考慮,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創設良好的情境,實現師生互動,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利用不同方式的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我通過設置情境、合作、體驗、觀看相關視頻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通過切身體會感知猴子的特點。
(六)品讀課文,感受古典語言的魅力。
1、作者抓住了那些描寫方法,寫出了猴王的性格特點。
2、再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或你認為寫得美的句子,細細讀一讀,去感受古典語言的魅力。
3、帶上你的感悟,把句子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抓重點句子,在精讀中引導學生感悟名著語言之精妙。(如:感悟花果山的天造地設、感悟石猴出世的非比尋常等)這樣既解決了課文中的難點,又能達到長課文短講的目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使語文為更加濃厚。
(七)回顧梳理,整理思路,統觀全文。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板書:石猴出世—————石猴探洞——————報告喜訊—————石猴稱王
(八)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西游記中的那些故事?
2、聽唱《白龍馬》
3、作業:閱讀《西游記》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說說原著中的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非常自然地滲透了課外閱讀的指導。從而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總之,在教學程序的設計上,我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運用“讀、議、悟”點撥與自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突破重難點,使教學既能落實“長課短講”的教學理念,又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讓趣味貫穿課堂始終,把學生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說課稿 篇5《購物小竅門》是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第二課,本課共四個話題,一共分四課時進行教學,《我去商店買東西》是其中的第三個話題。
一、教材分析
“我去商店買東西”其目的是教育學生在選購商品的過程中,既要精打細算,又要注意購物中的文明行為。圍繞這個目標,結合現在學生普遍不會精打細算、理性消費,以及獨自外出購買物品經驗少的實際情況。本主題呈現以下內容:教材60頁是一個問題情景,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61頁對學生存在的消費問題進一步深化,消費不僅是個人的事情,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如果說前面的內容著眼于學生的個人消費意識,這一部分的內容則著眼于學生的公德意識,讓學生知道超市購物時不論是亂拿亂放商品還是隨意打開外包裝,都是違反超市經營的不文明行為,62頁通過學生調查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發現廣告對于大眾消費的巨大影響。并通過拓展讓學生在設計廣告語的過程中,對廣告需要的新穎、趣味性及真實性有感性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社會視野,他們對購物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學生普遍不會精打細算、理性消費,以及獨自外出購買物品經驗少的實際情況。因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合理消費、科學消費。將有助于他們走向生活、融入社會。
針對學生現狀和教材的實際內容,我設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業場所,調查、比較購物的一些方法,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具備獨立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2、聯系生活,學會文明消費,知道如何去購物。
3、了解廣告的基本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1.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合理消費、科學消費。
2. 讓學生明確購物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的行為規范。
3.了解廣告的作用。
教學方法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創設情景、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教學準備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孩子們將調查購物中要注意的事項。我將準備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一) 動畫導入,縮近距離;(二)合作交流,感知分享;(三)共同體驗,分享快樂;(四)回歸生活,體驗快樂;(五)拓展延伸,共享快樂。下面我將依次為大家介紹。
(一)動畫導入,縮近距離。播放視頻《小熊請客》引出話題:“同學們,小熊邀請了很多的客人來家里做客,他要到超市去買好吃的回來招待他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隨小熊去商店買東西。(板書課題:我去商店買東西)
(二)合作交流,感知分享。我會適時引入活動一“走進生活,學做聰明的小顧客”我主要從這幾個方面來突破。首先請出購物小博士傳授幾招。(出示ppt方法一:成批地購物比較便宜;方法二:貨比三家不吃虧; 方法三:學會討價還價。)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書中內容,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完成購物方案。評價哪個小組設計的購物方案更為合理。班內評價,評出“購物我最棒”小組。
(三) 共同體驗,分享快樂《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我設 計了第二個活動“模擬現場,學做文明顧客”首先播放視頻,讓學生思考這些顧客的做法對不對?看完視頻學生暢所欲言。老師請學生表演,模擬現場購物。從表演 中學生能更深刻的明確購物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的行為規范。(不大聲喧嘩,不亂拿亂放,按順序排隊……)
(四)回歸生活,體驗快樂。回歸生活是品德課的基本目標。因此我設計的第三個活動“走進廣告,學做理性顧客”。我這樣導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幾乎隨處能見到、聽到各種各樣的廣告。現在,我就向大家展示一則廣告,看一看,你從中都了解到了些什么?(ppt演示)小組討論,班內交流:1、除了這樣的動畫廣告,大家還知道哪些形式的廣告?2、通過廣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通過交流,學生初步了解廣告的作用,教師適時提醒廣告也存在虛假。
(五) 拓展延伸,共享快樂。新課程一個特點就是給學生留有自由發展和創造的空間。廣告是一種文化,優秀的廣告除了給大家帶來美的感受外,還能夠給我們形象地介紹 某種商品的特點。那你們愿不愿意為你們喜歡的商品設計一條廣告嗎?在這一環節,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讓學生自由發揮。最后班內交流,班內評價,評選 出“最佳創意獎”。
五、設計理念
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在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分享的快樂。使學生形成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