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5-06-24 11:37:40
          二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

          二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理解詩中重點詞句,體會詩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難點、重點:

          1、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教學準備:

          1、錄音機、配樂朗誦磁帶。

          2、掛圖、活動的詩人和太陽。

          3、田字格黑板。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學習古詩嗎?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古詩一起來背一背。(學生背誦)同學們都背得不錯,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登鸛雀樓》)

          2、齊讀課題,注意正音。

          二、解題、介紹作者

          1、登鸛雀樓是什么意思?

          2、登還可以說登什么?

          3、揭示掛圖。述:鸛雀樓在山西永濟縣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看見中條山,下面臨近黃河,因為經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鳥兒鸛雀在樓臺上休息,所以人們把這座樓臺叫做鸛雀樓。有一天,唐朝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鸛雀樓,看到將要落山的太陽和奔騰的黃河,想了很多,就寫下了這首詩。

          三、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聽完錄音,同學們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四、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指名讀后正音。

          3、再讀古詩,想想哪些詞語你能理解,還有哪些不能理解,將不能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五、學習理解詩意

          1、學習一二行。

          (1)指名讀。

          (2)說說哪些詞不懂,借助圖畫理解白日、依、盡。

          (3)指名說一二行詩意。

          (4)看圖想象,說說黃河怎樣流入大海。

          (5)小結:這兩行詩主要講詩人在鸛雀樓上看到傍晚的太陽靠著山慢慢落下去,黃河滾滾地流入大海。

          (6)指導朗讀。同學們想想,應該怎么讀,試著在座位上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過渡:看到如此壯麗的景象,詩人產生什么想法。

          2、學習三四行。

          (1)理解詞語的意思:欲、窮、千里、目、更。

          (2)說說詩句的意思。

          (3)結合生活體驗談談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4)師小結:要想看得遠必須站得高,這是詩人寫下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我們要多學習一些知識、本領,眼界才能開闊。(5)指導朗讀。

          六、想象詩情

          1、聽錄音,看圖想象詩人所觀察的景象,詩人觀察時的動作和神態。

          2、表演: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

          七、指導背誦

          1、看圖練習背誦:指名背,分組背。

          2、隨音樂一齊背誦。

          八、作業

          1、指導寫生字:登、欲、窮。

          2、抄寫、默寫這首詩。

          二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韻文。

          2.認識冬天得氣候特征,不畏嚴寒生長得植物,在洞中過冬得動物及冬季得體育運動和相應得詞語。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蠟,梅,翠”等生字。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用“有得……有得……”說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得意思。有感情地誦讀韻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 小朋友,你們現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發現周圍有什么變化嗎?

          2. 冬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瞧(出示掛圖)你們覺得冬天怎么樣?

          二、看圖說話學詞語

          1.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掛圖,說說圖上都有哪些景物?(提醒:小朋友觀察得時候要按照一定順序,可以從遠到近,也可以從上到下。)

          2. 老師這兒有詞語卡片,能把它貼在相應得圖下方嗎?

          ⑴生讀詞卡,貼詞卡。

          ⑵交流:冬天到了,天氣怎樣?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過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你知道這12個詞語中誰和誰是好朋友嗎?組織學生通過“找朋友”游戲,把詞語分類,分成冬天氣候、植物、動物和運動項目四類。

          4. 學習生字詞。

          ⑴想要讀好韻文,必須把生字詞語會讀了,讀準了才行。請小朋友根據拼音讀準詞語。

          ⑵“小老師”教學字音,必要時,教師幫助正音?!袄K”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節;

          “刺、翠”得聲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用多種形式反復練讀,直到所有學生都能讀準每個字音。

          ⑷小朋友,有不理解得詞兒嗎?師生交流,共同解答。

          蟒蛇:我國最大得無毒蛇,冬天要冬眠。

          蠟梅:因為蠟梅在每年得冬末開放,所以人們又稱它“臘梅”。

          5.練讀所有詞語。

          ⑴師先范讀,以“詞串”得形式讀,每個詞串內得詞讀得稍緊湊些。

          ⑵學生練讀。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生字。

          雪 蠟 翠 蛇 刺 滑 冰 繩

          2. 開火車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可用編字謎、編順口溜,換部件,分析結構等方式記憶字形。重點指導:

          翠:小卒字頭上插羽毛。

          蛇:蟲+它,蟲字變得瘦一點。

          滑:三點水+骨(及時書寫骨得筆順)。

          繩:絞絲旁+口+電,注意右邊部分要緊湊。

          刺:左邊部分與木有關,中間不封口,口訣“刺字中間不封口,封口不成刺”。

          3. 指導書寫前四個字。

          ⑴認識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與“羽”,啟發學生觀察比較,掌握兩者得區別。“羽”字得第一筆和第四筆是橫折鉤,作偏旁時則都變成了橫折。

          ⑵自學筆順(見練習5)

          ⑶交流: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教師講解并范寫。

          ⑷學生認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姿勢。

          四、布置作業

          1. 在《習字冊》上書寫生字。

          2. 誦讀詞串。完成同步導學1—6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認讀詞語卡片。

          2. 說說你記住了 ……此處隱藏24043個字……p>二、學習兒歌

          L教師范讀這首兒歌。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要求:正確、流利。

          3.指名讀,師生糾正。

          (相機出示)瓜”,讀翹舌音?!皟伞保菏沁呉簟?/p>

          “?!保汉蟊且?,不讀前鼻音。

          “兩、偏、淆”,都有三拼音節。

          4.指導朗讀.

          (1)我們應帶著怎樣的感情來讀這首兒歌呢?

          (2)通過讀這首兒歌,你懂得了什么?

          5.指導背誦。

          (1)誰能背得準,背得快?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比賽背。齊背。

          三、學習生字

          1.讀準“兩、腳,停,英、偏”的字音.

          2.自學課后的筆順表,并描下來.

          3.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腳’: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寫“月”時與“肉”有關,因此人體上的大多數器

          官都帶有月字旁.

          4.指導寫字。

          “兩”:里面的“從”應分別寫在豎中線兩旁。

          “腳”,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窄些、緊湊些,中間的“去’與左邊的“月”略微提升

          點,右邊的“p’與中間的“去”的第三筆持平。

          ‘英”:中間的“曰’要寫扁些,下面的“一’要寫得最寬。

          5.教師邊指導邊示范書寫., ·

          6.學生描虹、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總結】

          《識字4》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轉盤圖和生字。轉盤圖顯示了基本字“也”和不同的偏旁所組成的字――“馳”、“池”、“他”、“地”;轉盤下面是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第二部分是一首字謎歌和4幅圖。字謎歌就像一首詩,每一句不僅捉住了謎底“也”,又分別引出了新字――“馳”、“池”、“他”、“地”。四幅插圖直觀再現了字謎的各句意思。圖文結合,不僅有助于學生讀懂字謎,還幫助學生理解了第一部分中的詞語。轉盤圖,字謎歌,插圖互相聯系,讓識字變得趣味無窮。

          根據上述特點,在教學時,我把轉盤圖搬到黑板上,隨著我手指“也”的轉動,孩子們大聲高呼“轉、轉、轉,停!”當指針一指到所對應的偏旁部首時,孩子們馬上讀出他們組合的生字,興趣非常深厚,而且還樂此不疲,幾個生字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已全部掌握,難怪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次簡單好玩的游戲能讓孩子們如此投入,這是課前沒有想到的。當然,這也得益于他們在學前班的課題實驗,大量的識字對于學習一年級的教材一點也不難。

          在學習字謎歌時,我首先讓他們猜字,可能是前面的識字做得好,孩子們對幾個字的理解非常透徹,所以當我的謎面一說出來,他們馬上就能猜出是“也”字。接下是指導孩子們把這首字謎歌(其實是一首詩)讀好,既不要讀成順口溜,也不要頓讀或者拖腔唱讀。要讀出韻味,讀出謎面猜謎底的情趣,在誦讀中培養感悟。經過師生接讀,指名朗讀,小組賽讀等孩子們能馬上背出這首字謎歌。

          最后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學寫生字,本課生字量較大,共10個,其中“馳”、“塘”、“養”、“奔”等字都比較難寫,在教學時我盡量把每個字編成小故事或者小兒歌的方式,同時還啟發孩子們自己思考去識記。比如“養”字有的孩子就是這樣記的,有一頭羊它很奇怪,長了兩條尾巴,它的主人就找了兩根棍子把兩條尾巴分開了。呵呵,無論孩子們怎么編,我都給予鼓勵和大力的贊賞,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越來越深厚。再加上當堂完成書寫,因此,從聽寫掌握情況看孩子們還是掌握挺好的。

          雖然兩節課連著上完,但感覺很輕松愉悅,從孩子們的臉上也能感知他們是快樂的。看來,要想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并且還要找到調動孩子興趣的激發點。

          二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15

          《黑眼睛的大紅魚》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字。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好世界的向往。使學生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身處困境,要勇于面對,并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身處困境,要勇于面對,并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了解海洋魚類的生活資料。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初讀課文,認識和學習生字生詞,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讀順課文。

          一、導入新課。

          1、師述:大家知道在大海里什么動物最兇猛嗎?

          2、教師小結:對了,是大鯊魚,但是有一群小魚不怕它們,還把大鯊魚嚇跑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3、板書課題:21黑眼睛的大紅魚4、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

          1、教師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有什么不理解的詞語可以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

          (2)說說生詞的意思。

          (3)指名說課文大意。

          4、質疑問難,交流體會。

          5、教師將問題歸類,提煉出幫助

          理解課文內容的有價值的問題。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說說這段講了什么?讀一讀。

          3、自己讀第二自然段,看看發生了什么事?

          4、看圖認識虎頭鯊。

          5、失去了同伴的小黑,感到怎么樣?

          6、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7、指導感情朗讀2-3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分析字的結構特點。

          2、指導學生書寫。

          3、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身處困境,要勇于面對,并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意。

          二、學習新課。

          1、師述:失去了同伴的小黑又孤寂,又害怕,又難過,它到了哪里呢?

          2、學生自己讀第四自然段。

          3、說說小黑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奇妙的生物。在文中勾畫出來。

          4、海底世界多么奇妙啊,誰來讀讀這段?

          5、小黑又碰見了很多小紅魚,他想出了一個什么好主意?

          6、他的辦法有作用嗎?

          7、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三、拓展訓練。

          1、師述:小黑和他的朋友后來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呢?

          2、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說后來的故事。

          3、分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5、學生評議。

          6、教師小結。

          7、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二年級上冊蘇教版語文教案.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