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二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一、教材特點
《從現在開始》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教材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第五單元教材就是圍繞著“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其中第21課《從現在開始》是一篇富有童趣、情節生動且富有濃郁現代氣息的童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貓頭鷹、袋鼠、小猴子接替獅子輪流做“萬獸之王”,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十分尊重動物們的個性,它讓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人們的擁戴,最后成為“萬獸之王”。故事告訴學生要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學會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理論指導
在《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階段目標中提倡學生“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確實,童話故事向我們展示了許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靈,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質,美好的情境······引導學生讀這些故事,就會煥發起對“美”的向往。低年級的孩子,心靈那么純潔、美好,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美好保持下去,發展起來。
三、教學目標
那么,如何讓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里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好課文,讀出角色的個性特點,并從中積累語言,我定下了三個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
2、指導書寫生字“直、期”。
3、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要和別人和諧相處。
學習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
學習難點: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
四、教學流程。
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課時,針對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 激發談話,復習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一直認為在上課后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成功。導入的巧妙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進入亢奮狀態,如果只是平平淡淡的進入,就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整堂課的進程。原本我就只是很簡單“昨天我們學習了第21課《從現在開始》……”然后就出示上節課學習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一直感覺這太沒情趣了,也沒有新意,學生的興趣一定激發不起來。于是,我就想到把課文內容融入我的談話,從而使導入時能夠童趣一點。
第二步朗讀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確實,學生年齡小,很難把握角色的性格特點,老師也不可能幫助學生來對人物進行分析,那么,如何使學生投入角色,從中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呢?于是在整堂課的預設中我很強調朗讀,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男女生對讀,等等,并結合老師及時的點評反饋,讓學生漸漸入情入境,讓他們逐漸的讀出貓頭鷹的狂妄,袋鼠的無知,小動物的無奈和最后大家為小猴子的熱烈歡呼。在反復的朗讀中,讓學生學會感悟課文內容,學會在讀中體會不同角色的情感,在讀中逐漸領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要學會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學會尊重他人。
第三步想象說話。
當我研讀完這篇課文后,我發現這篇課文有很多的空白點,例如大家聽了貓頭鷹的話后都議論紛紛起來,他們會議論些什么呢?一個星期下來,大家都叫苦連天,哪些動物會叫苦連天?他們會怎么叫?“小猴子話音剛落,大家都歡呼起來?!贝蠹視g呼些什么?這些空白點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想象說話,鍛煉他們的說話能力。
第四步正確指導書寫。
崔巒老師曾說過:年級的語文課,每節課都應該讓孩子寫寫字,隨著年級的升高,還要寫寫詞語。《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那么在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看看字形,說一說這兩個字哪些地方容易寫錯,在同學的提醒下,學生的警惕性會更強,學生自己也記得該呢感牢一些;然后老師認真板書示范,向學生講明書寫的要求,使學生了解書寫規范的重要性;接著再讓學生自己描一描寫一寫;最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評價學生認真書寫的生字,在這個環節,我沒有一定要先拿上來,而是征求了學生的意見,“愿意展示給大家看的請你拿上來”,我想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自己的字被人數落得一文不值,那是何等的尷尬。今天,陸斌偉有幾個寫得是有點不好,同學們一提出來,我發現他也有點不好意思,于是我的那句“在同學們的提醒下,你一定能寫得更棒的?!本褪窃跒樗旎攸c面子,在批改他的書寫時他已經改好了,寫得那么認真。這樣,學生在練習寫字時,就能把字寫正確,寫端正。
五、課后反思。
一直以來總覺得要上好一堂語文課真的很難,在課堂上所生成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總有那么多和自己預設的差了好多好多,而自己的水平真的好有限,總不能將生成的東西變得精彩。
1、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首先說到了袋鼠,因為做課件時沒有考慮周全,所以只能把他說的晾在一邊了,雖然我知道這樣做是非常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但是對于出現和自己的預設不相吻合的情況時,我總是那么緊張,所以更談不上教育機智了。
2、應該說本課的想象說話訓練是最大的亮點,但是卻成我最失敗的一筆,學生的想象真的非常一般,但是在平常的課堂中,學生應該行的。也許是我太高估了這些學生了,也許是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對于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太了解。但是想想看還是自己想得不夠周到,應該在備課時想到學生這個方面的,然后想好對付的法子。因此說自己在引導方面做得得非常不夠,如果自己能繼續引導下去的話也許還會好一點。那時我一直在想時間要來不及了,趕快趕快吧!說到底還是自己的經驗不足造成的,總離不開自己的預設。
3、整堂課中朗讀的還是挺多的,可是朗讀卻還沒有真正到位,例如在讀貓頭鷹那一段時,學生的“神氣”還沒讀到位,此時最需要的應該是老師的范讀,但是說實在話,我自己也沒有這個自信將它讀好,說到底老師還沒有放開,所以學生也就放不開了,像大家歡呼起來那里一樣,學生也根本沒有放開,說到那兒,老師如果先歡呼一下,結果一定大不一樣。
4、自己真的很粗心,整個課件中做錯了那么多地方,原本是為教學服務的,卻變得那么不和諧。
總之,課上下來,真的有很多很多的遺憾,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一說教材
……此處隱藏13814個字……個闖關游戲中來。
按照學習的循序漸進原則,我按順序出示了帶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帶有生字的詞條,引導學生開火車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來讀、當小老師帶讀,通過多種活潑有趣的讀,使學生掌握了生字的讀音。
《課標》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备鶕墩n標》要求,我設計了“生字寶寶找朋友”這一游戲,讓學生幫助荷花貼畫背后的生字部件尋找朋友,組成這一課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紹這個生字。這樣,在游戲中學生學到了記憶生字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在游戲中還滲透著互相幫助的思想。
最后再讓學生跟著課件書空,在課本上描紅。做到了《課標》要求的“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p>
(三)感情誦讀,感悟詩句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一小節來朗讀,并讓學生間互相評價,重視對學生閱讀過程中感受、體驗和理解的評價。在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導”的工作,采用加動作進行朗讀、師生比賽讀、唱歌促讀、師生齊讀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朗讀中感悟課文內容,感受閱讀的樂趣,進而喜歡閱讀,愿意閱讀。
此外,每一節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是本篇課文的一大特色。根據《課標》第一學段中對閱讀的要求:“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痹诮虒W中,我讓學生找出每小節都有的一個相同的句子,即問句,讓學生練習朗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這樣,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感悟,把握了問句所表達的疑問語氣。
(四)遷移運用,綜合提高
學習語文,就是要學習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墩n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使學生持續發展?!痹诮虒W的最后,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海南美麗的風光,使學生感受到家鄉的美麗,再模仿課文說說“海南什么多?”并動手寫下來。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滲透了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鋪設橋梁,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0教材說明: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描寫“景物”為專題,通過幾篇文質兼美的課文,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及情感上的教育?!冻醵肥且黄黧w課文,課文篇幅短小,圖文并茂,描寫了我國農村初冬早晨的美麗的景色。課文以“霧中,霧后”為序,文脈清晰,語言優美。課文的寫作在整體上是按時間的順序,每一部分內容又都有空間順序,文章層次非常清楚,是引導學生了解冬天景物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的極好的載體。
學生分析
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初冬早晨大霧彌漫的景色,我們的北方孩子也經常會看到這種情景,因此,我們的教學就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他們對初冬個性化的感受,有效地促進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引導他們認識初冬美景。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初冬季節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指導學生學會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方法,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認識12個生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教材處理:
1、以讀為本,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采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入情的誦讀中,不僅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情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2、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們團隊一致認為本節課教學重點是抓住好詞句學文。注重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在賞析好詞句時,注重對詞句的積累和運用。
3、背誦課文是本節教學難點,這部分內容一開始我們采用判斷題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引導學生背誦,我們預設學生試背有困難,這對我們隨機對教材進行這樣處理,教師一邊板畫,學生一邊按老師板畫內容背誦,圖文結合,給學生提供了感性認識,同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背誦起來也容易多了。
教學方式:
1、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決定采取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借助直觀圖像,引發學生思維,展開想象。
2、引導學生賞析文中好詞好句,在比較中激疑引趣,在看一看,想一想,聽一聽中,釋疑求解,在讀一讀,講一講,評一評中練詞,練句。
3、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悟情,在生生,師生的互相評價中培養感受語言的能力,并指導學生運用時空法(時間和空間順序)幫助記憶,進行背誦。
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我們在新課開始,把學生帶到了對初冬的記憶之中,從而喚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整體讀文,初步感知。
我們把初讀課文的目標定位在讓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懂的詞語。我們這樣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簡單的問題學生間可以相互解答,如果出現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小問題,就要發揮講課教師隨機解決教學問題的靈活性,適時地進行處理。
3、品讀課文,賞析好詞好句。
品讀課文時,主要引導學生抓好詞好句學文。采用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體驗理解詞語意思,并加以積累運用。我們這樣預設:學生可能對“白茫?!币辉~理解較難,這時輔以課件幫助學生認知,“白茫茫”的大霧是怎樣一番美景,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幅霧茫茫的畫面,我們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直觀圖像,引發學生思維,產生想象。同時,我們對“白茫?!币辉~進行積累運用,教學中適時提出“白茫?!背诵稳荽箪F之外,還可以形容什么?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鵝毛大雪等。但也存在另一種情況,詞語搭配不當現象,如“白茫茫的云”適時關鍵性的知識,教師一定要把握準確,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明白用詞準確的重要性,為學生在學習組詞造句方面打下堅定的基礎。
4、讀中悟情。
在教學中,設計了指讀、齊讀、小組讀、自由讀、評價讀等,多種讀書形式,注重教給學生讀書方法,讓學生以讀顯形突出感染性,以讀動情注重熏陶性,達到入情入境,熟成誦,讓學生在瑯瑯的讀書聲中益智,怡情,發展語言能力。
5、拓展延伸。
作業的設計很有彈性,既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能力,同時又注重了讀寫結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結
本節課,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領悟文章內容,但學生是動態的,在課堂上可能發生許多預料不到的情況,相信王春偉老師憑著扎實的語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定能駕馭課堂,與學生合作成功,共同上出一節精彩的好課來。
文檔為doc格式